首頁>故事>

自古以來,每一對父母無不對自己的兒女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有了那句人盡皆知的成語:“望子成龍”。

但望子成龍這件事,大體上並不那麼容易。

李信的兒子從小似乎對上學,就沒多大興趣,成績常常年級倒數,無論怎麼教,這孩子學業就是平平,沒多大起色,好不容易在兩口子罵著打著唸完了高中,兒子小軍說什麼也不肯再讀書了。

李信沒辦法,生了幾天悶氣以後,實在沒辦法,也只說了句:“各人有各人的命,他愛怎麼就怎麼吧。”因為兒子學歷不高,找起工作也沒那麼痛快,後來李信託人在一家毛紡廠幫兒子找了份梳毛工的工作,雖說錢不是很多,但小軍總算也有了份職業。

沒兩年,兒子小軍和工廠裡一起上班的女孩談起了戀愛,很順利地把女孩娶回了家,為了給小兩口騰地,李信老兩口就從現住的兩居室,搬到了離這不遠的,從前家裡的小平房裡。

李信的哲學是,兒子不成家,一起住沒問題,成了家,在一起住也不方便。現在兒子成了家,剩下的事情,自己不便再操心,一來是年輕人該承擔成年人的義務,不能一味地想著靠父母救濟。二來是自己辛苦了一輩子,對兒子的義務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現在退了休,也該享受一下自己的老年生活了。

所以李信現在六十幾歲,就已經過起了退休的日子,每日和老伴溜溜公園,做做飯,偶爾有想吃的想喝的,無論多遠,也想著開著他那輛老年代步車,拉著老伴一起去買,當然了,想吃的東西不會跨城市,最多也就是個城南城北的距離,但因為退了休,每月有了三千左右的退休金,比起要還房貸的年輕人,日常花銷並不大,那小日子過的也算相當愜意了。

兒子隔三差五帶著老婆去李信的平房裡蹭飯,每去必讓李信和老伴準備一些媳婦喜歡的食物,而後再囑咐李信不要亂花錢,出門省著點,可自己呢?卻從來沒想過每次帶媳婦來,買一點吃食或是給父母一些錢財,開始李信只覺得兒子是隨便叮囑,並不把兒子的話放心裡去。

時間一久,李信琢磨出了別的什麼意思,因為兒子每次說完讓自己省著點花以後,還要再補充一句:“現在錢不好掙,你得多存點錢,不為你自己考慮,也得為我們打算啊,要不退休金以後我們幫你存著。”

李信覺得這兒子莫不是惦記著我的退休金呢?兒子又一次帶著媳婦來吃飯,聽李信說最近兩天拉著老伴去了城西買了次想吃很久的鴨脖。兒子又開始囑咐說:“你那錢能不能省著點花,那些都不是什麼健康食品,有那錢,還不如留著以後給你孫子買奶粉。”

李信這次沒像以前樂呵呵地答應,而是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我和你媽辛苦一輩子,往後我們就過些清閒日子,我們活著不給你們添負擔,我們早晚有走的一天,我們走後剩下的家當都是你們的。

你說過好幾回我的退休金,退休金現在是我和你媽養老的,不會讓你們給存著,也不方便。有孫子的時候,奶粉你們也是大頭,我們能錦上添花,自然也會去……”

兒子聽完,沉默很久,不知道說什麼,到後來,也只擠出一句:“說得好像我惦記你退休金是的。”說完便領著媳婦回家去了。

此後,有好多天,兒子再沒上過門。

很多家庭,兒子在自己的生活過得不太如意的時候,如果父母有些積蓄,他們總想著從父母那裡摳出來一些,補貼自己,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啃老族也毫不在意,但我想,身為年輕人,我們理應在自己最有活力的時候,去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去想著,父母的錢就是你的錢,父母幫你帶孩子就理所應當。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他們已經養我們長大,就不要讓他們再養我們老了吧。

6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別人”的故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