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時一位很久不見面的同鄉小王來拜年,一開門,他那過於蒼老的面容讓我大吃一驚。我心裡暗想:“他是遇到什麼事了?怎麼幾個月不見,一下成了這個樣子。”
請他進屋,客廳裡還有兩位同鄉,大家都認識,也不用互相介紹,就熟絡地閒聊起來。因為人多,我也不好仔細問他,那兩位朋友大概也有同樣的想法,都不談論觸及個人隱私的問題,只是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聊今年冬天不下雪、全球新冠失控等閒話。
小王沉默地坐著,只偶爾順著別人的話題插一句,以表示他也在坐。為了不顯得冷落,我便沒話找話地問他的工作怎樣,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他都只是簡單地回答:
“工作還那樣,沒啥變化。”
“老大上初三,成績不錯,老二上幼兒園大班了。”
坐了一會兒,小王便要告辭,我送他出門,囑咐道:“有什麼事給我打電話。”
他回答:“好的。”便急急地轉身下樓走了。
小王是我一個老鄉的兒子,九十年代中專畢業後,孤身一人來到我所在的城市工作,他父親就託我給他介紹個物件,正巧我們單位有一位姑娘,便介紹他們認識,結果還真成了。
小兩口都為人本分、勤勞、熱情,經過二十幾年的奮鬥,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小日子過得還算富裕,兩個孩子也都乖巧可愛,在外人看來是個幸福的家庭。
每年到了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小王都會來我家坐坐,有時碰到家裡一些出力的活他都會撲下身子幹得乾淨利落,在我家他從來不拘束,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沉默。
送走小王,我回到客廳,對兩個同鄉說:“幾個月不見,小王怎麼變了這麼多?”
“您不知道嗎?他出了個大事,現在家都快沒了!”
“怎麼回事啊?”
“說起來也是他倒黴!他有個朋友做生意,要找擔保借錢,就找他借房產本擔保,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就把房產本借給人家了。”
“那是擔保出問題了?”
“可不是嘛,他朋友做生意虧了,欠了一屁股債,現在人都找不到了。債主找不到他朋友就找擔保的人,要把他的房子收走抵債。”
“怎麼會這樣,小王看著挺聰明的,怎麼會辦這樣的糊塗事?”
“抹不開朋友的面子唄,當初朋友借房產本時,說得天花亂墜,好像馬上就能掙到大錢似的,小王可能對擔保也不瞭解,就把房產本借給人家了。”
“那現在呢?”
“小王為了保住房子,債主逼得緊,他就替朋友還一點債,逼得松他就拖著,現在也開始四處借錢了,我還借給他兩萬呢。都是老鄉,他開口了,也不好不借,但誰知道這錢還能不能還回來。”
“也許沒有那麼悲觀,聽說他那朋友當初借錢是開飯館,這兩年是受疫情影響賠了,挺過這一段說不定還能緩過來。”另一位同鄉也知道這事。
聽到這裡,我心想小王沒向我借錢,大概是不好意思。不過,他這事還真是個麻煩事,朋友之間只要摻進了錢,也就沒有朋友了。
兩位同鄉走後,我開啟手機查詢了一下有關“擔保”的問題,度娘說:
擔保是指當事人根據法律規定或者雙方約定,為促使債務人履行債務實現債權人的權利的法律制度。擔保通常由當事人雙方訂立擔保合同。擔保活動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在民間借貸中,擔保人實際上要與債務人共同對債權人承擔責任。擔保人承擔的責任分兩種,一是在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承擔的一般保證責任;二是連帶保證責任,即債權人在債務到期時,可以向擔保人要求償還債務。
看來小王的擔保責任還必須得履行,現在只能期待他那個朋友能回來還債了。
這個小王真是聰明人辦了個糊塗事,他怎麼就那麼輕易地把房產本隨便地借給別人呢。
我不禁想到一條公益廣告語:雪中送碳非常重要,但要量力而行,保全自己才能擔保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