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相信大家,都聽過鷸蚌相爭的故事。

鷸和蚌相互咬著對方,誰也不讓誰,就這樣一直僵持著。

可最後,它們都被漁夫抓走了,誰都沒贏。

其實,這樣爭的場景,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見的。

爭辯時,必須和對方爭個對錯;比較時,必須和對方爭個輸贏。

可結果呢?

爭贏的人,輸了氣量;爭輸的人,氣急敗壞。

誰都沒落得好,所以無論爭贏了什麼,最後都是輸。

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在一個地方,有個很長壽的老者。

他每天都過得十分開心,幾十年來,沒有和人紅過臉。

一天,有個小夥十分好奇,便問老者每天都過得開心的秘訣是什麼?

老者說:“不和愚者爭對錯!”

小夥覺得老者愚弄自己,就不服氣說:“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這根本不是怎麼活得開心的秘訣。”

老者笑著說:“是的,你說的對!”

面對小夥的質疑,老者沒有和他爭論,而是退一步,讓這場紛爭消失。

古人說:“賢人爭罪,愚者爭理。”

真正有智慧的人,很少和人爭。

因為他們知道,爭一時的對錯,會輸了一天的心情。

就像詩人蘭德說的:“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人生在世,與人相處難免會有不同而產生爭論。

你爭,氣得是你自己;你不爭,氣得則是別人。

所以,有衝突和矛盾時,退一步即避免紛爭,也保持自己的好心情。

4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太扎心!20萬的婚姻僅僅維持了2個月,這個代價有點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