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跟奶奶聊天的時候,談到了爺爺的弟弟,也就是我二爺爺。
當時我還是襁褓中的娃娃,爺爺是家裡的頂樑柱,爸爸還是毛頭小夥子。
因為爺爺結婚早,老爺爺為了讓二爺爺家的孩子們找到媳婦,所以把爺爺家裡的東西儘可能的往二爺爺那邊置辦。
八十年代,農村家裡窮,比如家裡的木頭門,拆下來給二爺爺換上。
比如屋頂上晾曬的玉米,小麥,因為屋跟屋都挨著,總是會無故就少了一大堆,被老爺爺“偷走”了。
奶奶總是罵,罵老爺爺,罵二爺爺。
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爸媽,爺爺奶奶,跟二爺爺家沒少打罵吵架。
農村人吵架,非得吵出個理來才罷休,於是,爺爺跟二爺爺家幾乎二十年都不走動,結了樑子,成了冤家。
冤家不易解。
奶奶聊天時,媽媽談起當年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依然難忍氣憤,我感覺她倆氣都要炸了一般。
前幾年爺爺在的時候,二爺爺一家跟爺爺和好了。
我們跟二爺爺家的人也相處的很好了,誰家有事,都去搭把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參與,像是一家人一般,早已忘了那些隔閡。
我勸奶奶和我媽,此一時彼一時,當年他們不對,可現在關係已經好了,就得往前看了啊!
媽媽跟奶奶也說:理是這麼個理!
雖然提起舊事,還都是義憤填膺,但她們也是明事理的人,所以也不計較了。
因為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從前。
總把目光放在以前的恩怨上,人會變得狹隘糾結。
把心思放在如何過好以後的日子上,人的心胸就會寬敞許多。
2堂嬸家弟弟離婚時,都爭著要孩子,那會孩子四歲了,是個女孩。
最後孩子跟了堂弟,堂嬸樂壞了。
後來,孩子媽媽來看孩子,堂嬸寸步不離,生怕孩子被帶走了,不給他們了。
有次,孩子媽媽帶孩子回她的家住,堂嬸不放心,第二天去就把孩子要回來了。
為堂弟子再婚順利,堂嬸自己養著孫女。
就這樣,堂嬸把孫女拉扯大了。
由於跟前兒媳婦關係鬧僵了,前兒媳也不看孩子,從那之後,孩子媽媽也就不來看孩子了。
可是,堂嬸越來越後悔了,因為孩子十來歲了,作業輔導不了,孩子像叛逆了一樣,處處跟她對著幹,有時還倔強的不跟她說話。
堂嬸後悔的是,當初不該爭孩子,就該把孩子給她媽。至少孩子還有媽媽關心啊!
現在孫女成了爹不疼媽不愛的可憐娃。
堂嬸鬱悶,都快得抑鬱症了!她想不通,自己日子怎麼過成了這個樣子?這個孩子以後會不會還會去找她親媽?
孩子找親媽,這不理所應當嗎,難道不讓孩子見就對了嗎?
我好擔心,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沒有爹疼沒有母愛,心裡得多缺乏安全感啊!
可憐的孩子,不該承受的生命之重。
堂嬸若是還想著從前種種,糾結於後悔於之前錯誤的決定,她能把日子過好嗎?
不鑽牛角尖就很不錯了。
很多人就是這樣把自己好好日子攪和的翻天地覆。
錯誤就是錯誤,再想也是,把當下過正確才是消除錯誤的最好方式。
3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存在的是瑣碎。
病相同,人卻不同,不同的人,開同樣的方子,藥也未必管用。
但大機率上是有用的。
只有試過了才知道有用沒用。
不幸的是,之前我們受了苦,受了委屈,認識了錯誤的人。
幸運的是,我們都活著。我們能將苦變成甜,將委屈化成甘露,滋養我們的心田。
新的一年,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