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媽媽下葬後,我知道我再也沒有媽媽了。我媽剛去世的那天晚上,我家所有的人都聚在堂屋商量媽媽的後事。我爹是我們這個家的家長,也是他們兄弟姐妹們中的老大,所以大家都想聽聽他的意見,我就記得我爹說“這會兒好像有塊大石板壓在我背上一樣”,我爹長年在外教書,家裡的事幾乎都沒讓他操過心,媽媽這一走,對爹來說真的是一團亂麻。以至於後來他的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那會兒大哥二哥都結婚分家過了,三哥在縣城讀師範,大姐初中畢業就沒再上學了,給她找個師傅在鎮上學理髮,三天一集,逢集才去。二姐上初三,二姐是那種容易被忽略的人,她性格溫柔,默不著聲,從來不會多說一句話,更不會大聲說話的人。我那會兒停學在家帶侄女兒。所以家裡所有家務事都壓在大姐頭上了,大姐其實也才十六七歲。媽媽在的時候她也啥都沒幹過,煮飯不是鹹了就是淡了,不是豬草割得不夠了就是今天沒去砍柴了,我爹也不知道該怎麼弄就老是罵大姐,有一次大姐沒忍住還嘴了,爹氣的拿起一個手腕粗的木棍,對著豬打,結果把那頭一百斤左右的豬後腿打折了。每次爹發脾氣我們姊妹幾個都不敢吭氣。有一天我帶侄女兒陪鄰居奶奶摘菜,奶奶說“霞兒啊你爹也不容易,不要怪你爹,你爺爺那會兒是地主,你爹是大少爺,從小沒受過苦,只會一心讀書,你媽雖然生了你們姊妹六個,但是從來都沒讓你爹操過心,這你媽一走了,你爹哪會管家啊,他發脾氣不是衝你們,他是心裡煩,你們姊妹幾個要學會理解他”。那天奶奶跟我說了很多,我第一次晚上睡不著了,我在想怎麼才能讓他高興,不再發脾氣。我要像我媽媽那樣給他做好吃的,他最愛吃的面煎子,就是把臘肉切成薄片,裹上黏糊,煎成小餅,我見媽媽做過。第二天一早我就起來開始做,我家燒柴的灶臺有點高,鍋又大,我夠不著鍋底,我踩在小板凳上,一個一個的放在鍋底煎,放在鍋邊上面糊會往下淌,餅就不圓了,我要做每個都是圓圓的給我爹吃。好不容易做完了,有的糊了,有的不太熟,我端給他吃的時候,爹特別開心,說好吃,我分明看到他眼睛溼了。我爹說下次我教你做。從那以後我每天都跟爹說我見到的聽到的事情,他就會一樣一樣的給我分析,那些該說那些不該說,那些該怎麼去理解,那些該怎麼去對待。晚上我會燒洗腳水跟他在一個盆裡一起泡腳,他給我講聊齋,我們家有一本厚厚的聊齋志異,是繁體字我看不懂,都是每天泡腳的時候他講給我聽,他做飯的時候我給他燒火打下手……慢慢的我發現爹不發脾氣了,大姐也沒有想象的那麼愛做錯事了,做的不好爹會給她講,有些時候吃過晚飯在餐桌上爹還會給我們開會,總結這幾天的生活,然後安排接下來的日子,會表揚誰那些地方做的好,誰那些地方需要改進。他把我們當學生來帶了,我發現我們的心越來越近了,抱得越來越緊了,這才是家該有的樣子(未完待續)

7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父母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