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養老院護工為了不讓母親晝夜顛倒,白天儘量不讓母親上床休息。

01

正月十四早上八點半,我去養老院看望母親,還沒有走到母親身旁,護工就說:“你母親感冒了,昨夜咳嗽,整夜我們都沒有休息好,我讓醫生給開了三天藥,今天早上的藥已經吃過了。”

走進看母親的臉稍微有點紅,用手在母親額頭試了一下,沒有明顯發熱。

我把母親推回房間,接一盆熱水,為母親洗臉,洗腳。

洗漱完畢,拿出帶來的沃柑,母親吃了幾瓣就不吃了,我把吃剩下的幾瓣放在塑膠袋裡,反覆交代母親下午把剝剩下的幾瓣吃完。

稍後,母親喝了蜂蜜水,我讓母親躺在床上休息。

這時護工走了過來,我對護工說:“母親這幾天感冒,吃過飯,你就讓她躺床上休息,下午把吃剩下的沃柑讓母親吃完。”

護工說:“好,放心吧,下午讓她多躺床上休息。”

02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不放心母親地病情,我早上再次上養老院看望母親。

母親剛吃過早飯,對我說:“早上吃元宵,湯有點涼,我讓護工給我到了一碗熱水。”

母親的精神比昨天好多了,我看到床頭櫃上昨天吃剩下的幾瓣沃柑,還放在那裡,用溫水沖洗一下讓母親吃了。

我給母親衝一杯蜂蜜水喝,讓她躺床上休息。

稍後,護工走過來說:“昨晚你母親一整夜折騰不休息,不停喊叫,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讓換尿不溼,尿不溼剛穿上,又讓換。”

同屋的老太太也附和說,母親整夜鬧騰,影響她休息。

03

母親82歲以後,每天都是晝夜顛倒,她不休息,喊叫影響別人也休息不成。

我們就是因為母親晚上喊叫和不讓子女離開一步的原因才把母親送養老院

養老院由專人照顧,老人多可以互相陪伴,母親已經在養老院三年,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這是一家醫養院,這次母親感冒,足不出戶就有醫生看病,只給開了三天的藥量。

以前母親在家,感覺稍微不舒服就嚷嚷去醫院看病,要住院,醫生給開的藥都是整盒、整瓶一大堆。

往往是病好了,留下很多吃不完的藥,扔了可惜,就積攢著,下次有病,還要去醫院看病,又是留下一堆藥。

自從母親三年前住進這個醫養院,有病不吵鬧著住院了。

04

護工興高采烈的走進來對母親說:“院長通知老人們上四樓平臺上鬧元宵呢,你去嗎?”

母親一聽鬧元宵,高興的說:“去,推著我去。”

四樓是頂層,有電梯可以直達,冬天老人們在這裡曬太陽。

正月十三的夜裡,洛陽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等到白天,也就是正月十四,地面的積雪已經融化了。

正在心想,母親這三年在養老院還沒有看到下雪呢,想不到在樓頂,還能看到雪人呢!

我指給母親看雪人⛄的眼睛是紅蘿蔔,鼻子和嘴巴是黃瓜,母親露出開心的笑容。

院領導領著能自理的老人們,伴隨著歡快的音樂正在扭秧歌。

突然我發現,一個護工怕另一個“老人”冷,趕緊回去拿了一件衣服給她穿上。

她不是“老人”只有45歲,腦梗後遺症,孩子們要工作就把她送養老院。

養老院今天組織老人扭秧歌,套圈比賽,增加正月十五熱鬧的氛圍,想法讓老人們開心。

正月十五,陪著母親在養老院過了別開生面的元宵節。

05

母親在養老院三年,我也是一直持懷疑的眼光看養老院。

看養老院護工,在老人子女不在的時候,對老人的態度。

憑良心說,沒有發現網上說的虐待老人事件。

有人提起養老院,深惡痛絕,無限放大護工的殘忍。

護工有好有壞,就像老人的子女一樣,並不是每一個老人的子女都是孝順父母。

無限放大養老院的缺點,只會引起很多人道聽途說的共鳴,增加流量而已。

宣揚好的養老院和有愛心的護工,能產生積極向上的影響,讓更多的養老院和護工學習。

每個人都會老,在哪養老?也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正確看待養老院,不偏激,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將來有個好地方安度晚年。

5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那些花兒之五、迪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