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平時不在我這裡,雙休的時候才來住一兩晚,來了,白天要陪著去上各種興趣班。每到這樣的時候我心理壓力比較大,感覺像在打仗的。情緒也時常受到影響。
有時一天要上兩三個興趣班,而且不在同一個教學點,一場趕一場時間緊任務重。
所以她在我這裡的時候,往往是在我的催促中度過:催起床吃飯,催別看電視、催趕課……我自己都感覺於心不忍。
今早送她去上舞蹈課。吃過早飯慌慌張張的出門,在電梯裡,我讓她爺爺先去地下車庫。因為昨晚答應過孫女,去看我昨天在江邊撿的寶貝。時間再緊,答應過孩子的事情也不能食言。
我把那些破石頭瓷片藏在樓房後的樹叢裡。就得在一樓提前下,從消防通道穿到樓房後面去,這樣快一些。
等我們把寶貝拿到手,趕回地庫的時候,車卻不見了蹤影。只好又從地庫往小區大門跑。到了大門口依舊沒看到車。
眼看就要遲到了,不由心急火燎起來,趕緊打電話問他跑哪去了。他說在後門等著。我忍不住叫起來,你跑到那兒去幹什麼?他說是你說從後門走的呀……
我氣糊塗了,我哪說過這樣的話。上車後又是一陣短兵相接,我怪他老糊塗了,他怨我明明說了從後門走還不認賬。爭來爭去不分勝負。好在孫女淡定,聽著喜馬拉雅的童話故事,完全不理會我們的硝煙戰火。
最後都感覺無語了,都不再作聲。我又生了一會兒悶氣,在心裡把事情過了一遍。發覺兩個人都沒錯,兩個人又都錯了。
我說的是從一樓後門去拿破石頭,(然後在地庫上車);他理解的是我們拿完東西,要從小區後門出來。所以自作聰明把車開出去了,並在小區後門等我們。
靜下心來一想,都是不會說話,理解不夠的錯誤。
兩個人無論誰多說一句話,就不會造成這樣的誤會。在電梯分手時我若多說一句:你在地庫等。或者他說:那我把車開到後門等你們。
從這個後門走,真的是方便多了,我們拿完東西幾步就到了後門。(因為不常從這個門走,所以我沒想到)。
我的一個朋友曾說過,男人和女人本來就屬於兩種不同的生物。思維模式和處理事情的方式天差地別,看來是真的。佩服我這朋友的智慧。所以每每想起這句話,我便心下釋然。
其實大家都沒錯,錯在不在同一個語系裡。
世上哪有那麼多的心心相印,更多的是雞同鴨講的南轅北轍。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你不說出來,誰也不知道你在想什麼。
居家過日子,到處都是零零碎碎雞毛蒜皮的小事,多溝通多交流,就會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矛盾。
(網路供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