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一張巧嘴走天下,口吐蓮花不吃虧",說的就是人要是能說會道,僅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行走天下,走到哪都不吃虧。
有一對夫妻,兩個人雖然沒什麼文化,但都巧言善辯。活人能被他們說死,死人能被他們說活。走到哪裡三言兩語都能把別人擠兌得只無話可說,乖乖投降。
夫妻兩口,男的姓崔,人稱"崔大嘴",女的姓李,人稱"李巧嘴"。
這一天,崔大嘴趕著牛在地裡幹活,看見兩個趕路的年輕人路過。
崔大嘴閒來無事,順口問道:"兩位這是上哪兒去呀?"
兩個年輕人瞥了一眼崔大嘴,得意洋洋說: "我們兩兄弟一文一武,此次去京城趕考,以我等才華必然能夠高中,不過這事你也不懂,說了你也不明白。"
說完,兩人哈哈大笑,滿臉都是不屑表情。
崔大嘴心裡有些不樂意了,不就是多認識幾個字嗎,有什麼了不起。看我怎麼收拾你!
崔大嘴做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討好地說道:"既然能去趕考,想必一定是文曲星下凡,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我沒讀過書,想向你們請教一些學問,不知是否可以!"
兩個年輕人趾高氣昂說道:"呵呵,沒問題,詩詞歌賦樣樣皆通,你隨便問!"
崔大嘴點了點頭:"那我就冒昧請教一下對句。"
年輕人鄙視地看了一眼崔大嘴,說道:"沒想到,你一個種地居然也敢對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且讓我們好好教訓你一下。不過,既然是請教,那就添個彩頭。你若是輸了,就得把牛給我們作為賠償。"
崔大嘴立刻說道:"這個沒問題,不過要是你們輸了怎麼辦?"
年輕人"嘿嘿"一笑,"如果我們輸了,就把路費都給你!"
"好!"
按照約定,雙方輪流對句,每一句最後都要有"說得對"結尾。
一個年輕人率先說話:"筆桿圓圓,筆頭尖尖,進考場寫妙文,皇榜中文狀元。"
另一個年輕人附和道:"說得對"。
另一個年輕人武生打扮,開口說道:"箭桿圓圓,箭頭尖尖,進校場施拳腳,皇榜中武狀元。"
第一個年輕人說:"說得對。"

該崔大嘴了。"牛肚圓圓,牛角尖尖,耕農田揚快鞭,來日定能增收。"
崔大嘴說完沒人接腔,沒有這句"說得對",自然輸了。只好把牛給了兩個年輕人,垂頭喪氣。
說來也巧,崔大嘴的老婆李巧嘴剛好來地裡,見兩個年輕人嘻嘻哈哈要牽著自家的牛走,就問丈夫發生了什麼。
崔大嘴把事情一說,李巧嘴當即給了他一耳光。"就這點本事,也敢和別人比試?看我怎麼把牛贏回來。"

說罷,李巧嘴攔住了年輕人,表示自己也想請教一下。
年輕人說:"可以呀,不過你家的牛已經輸給我了,要是再輸了,怎麼辦?"
李巧嘴說:"我如果輸了,就抵給你們當老媽子幹活!但要是贏了,你們就得把牛還給我。"
年輕人一想,不吃虧,就這麼辦。於是把之前的對句又唸了一遍。
李巧嘴指著自己說:"繡鞋尖尖,肚子圓圓,一胎生三子,文武兩狀元,一個在耕田。"
崔大嘴聽了,有些急了說:"對詩就對詩,怎麼還罵人呀?"
李巧嘴說:"說得對。罵得就是張嘴說瞎話的。"
兩個年輕人見李巧嘴潑辣的模樣,只好認輸,把牛又還給了他,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