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院落裡一個女子看著懷裡正在吃奶的孩子,不由得會心一笑,這時婆婆突然衝了上來一把奪走了孩子,把還在月子裡的女人趕出了家門!

1、

這是一個瘋女人,不但瘋,而且還不會說話,最初的時候她了無牽掛,整日裡四處遊蕩,和村子裡的孩子們嬉戲打鬧,沒有人知道她怎麼過活,更沒有人知道她住在哪裡。

有天大樹娘在門口和別人閒聊,無意中發現她躲在自家草垛裡,去、去、去,大樹娘一臉嫌棄的轟她走,可她抱著她的腿遲遲不肯鬆手,眼裡充滿了乞求。

大樹娘突然心生一計,自家條件不好,兒子撇著一條腿,眼看著老大不小了媳婦還沒有著落,眼前這個女人雖然有點痴痴傻傻,但留下她,讓她給自家續個香火總是可以的。

就這樣大樹娘把瘋女人領到了家裡,起初大樹也並不願意,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對眼前這個瘋女人的看法。

那天母親去找說閒話的村民們算賬,他只好硬著頭皮給瘋女人送被子,猛然間一抬頭看見洗漱完畢換上乾淨衣服的瘋女人,白白淨淨的臉蛋,竟然比村裡的村花還要美上幾分,大樹一時間竟然看呆了。

女人衝著她笑,那笑純淨而美好不夾雜任何雜質,讓大樹的心像小鹿亂撞一樣,砰砰亂跳,他忍不住一把將女人攬入懷中,女人則抱著他寬闊的臂膀一個勁的說,好人、好人。

沒過多久,母親便開始張羅他們的婚事,大樹的表妹是醫生,他告訴大樹讓他不要擔心,只要嫂子的病不是天生的,便有治癒的機會,知道媳婦的病可以治好,大樹的心裡不由多了幾分寬慰。

雖然女人一直瘋瘋癲癲,但大樹卻對她呵護有加,婚後的生活平靜中又有幾分甜蜜,婆婆有意無意的護著她,村裡有小孩欺負女人時,婆婆時常站出來替她撐腰。

恍惚間那個曾經流落街頭,無人問津的女人,已經徹底改頭換面,找到了家的溫暖,現在的她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穿戴得即乾淨又整齊,如果沒有人提起,人們完全忘了她是瘋子。

浸泡在這樣的甜蜜裡,沒多久女人便懷孕了,婆婆得償所願,對兒媳更加關懷備至,好吃好喝都緊著兒媳,只盼著能早日抱到大孫子。

2、

這天也終於到臨了,瘋女躺在床上疼得汗流浹背、喊得口乾舌燥,孩子依舊出不來,產婆只好徵求婆婆的意見,您老到底是保大還是保小?

婆婆想也沒想就脫口而出保小,也幸好瘋女命大最終還是挺住了,並且給丈夫大樹誕下了一個男孩。

人逢喜事精神爽,婆婆得了孫子整日樂得合不攏嘴,到處炫耀小孫子多麼多麼可愛,一天她挎著髒衣簍步伐輕盈的去往小河邊,但卻在無意中聽見,村子裡一些婦女七嘴八舌的說,孩子吃了瘋子的奶會遺傳她的傻。

這可不得了了,婆婆剛得了一個孫子寶貝的很,於是緊趕慢趕趕回家裡,把孩子從瘋女那裡抱了出來,不讓她奶孩子,更不讓她接近孩子。

瘋女雖然傻但是天性使然,一天見不到孩子,便急的到處轉來轉去,時間一長,瘋女便摸著道了,總趁婆婆不在的時候,偷偷開啟門進去瞅兩眼,抱抱孩子喂點奶。

但紙裡總是包不住火,同在一個屋簷下,總有被撞見的時候,婆婆見瘋女根本不聽她的,非要接近孩子,便怒火中燒對她拳腳相加,一頓棍棒趕出了家門。

看見母親這樣對待媳婦,大樹心裡十分不滿,但又礙於母親的強勢,兒子和母親之間的尊卑有別,便硬硬的把心中的怒氣壓了下去,任憑母親怎麼虐待驅趕媳婦,他愣是一聲也不吭。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瘋女無可奈何,她駝背彎腰顫顫巍巍的離開了那個家,這一去便是很多年音訊全無。

在奶奶的精心呵護之下,小樹慢慢的長大了,他的母親到底長什麼樣,他沒有任何印象,但村子裡關於母親的流言一直不絕於耳,他們有人說奶奶強勢、有人說爸爸窩囊、有人說他的母親是一個瘋女人。

這些小樹多少有所耳聞,他怒斥著父親的窩囊,期盼有朝一日能夠見到母親、但又十分懼怕萬一母親真的是一個瘋子,自己將會被同學們取笑。

隨著小樹的長大,奶奶逐漸變老了,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終於有一天她實在扛不住,永遠閉上了眼睛。

母親離世後大樹也就無所顧忌了,他開始四處打聽尋找瘋妻的下落,經過很長時間的尋找,大樹終於找回了瘋女,經過多年的滄海桑田,瘋女已不是當初那樣美麗動人。

3、

現在的她已然是一個駝背彎腰,臉上佈滿皺紋的“老太太”,雖然年歲不大但卻盡顯蒼老,終於等來了母親,小樹滿心歡喜的撲過來,一抬頭竟然看到自己母親這副模樣,心中不免有點失望。

自己的母親不但瘋,而且又老又醜,他怎會有這樣一個媽?因為她,自己受盡了嘲諷,因為這種想法、迫於輿論的壓力,回到家裡小樹不但對瘋娘愛搭不理,還時常擺臉子給她看。

對於兒子這種反應,愛子心切的瘋娘並不計較,丈夫出於愧疚私底下經常塞給她一些錢,讓她喜歡吃啥儘管去買,可她心裡時常惦記著兒子,偷偷把這些錢全部塞進了一個小盒子裡面。

很快小樹長大了要去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學,大樹說砸鍋賣鐵也要供兒子上學,可家裡的條件實在太差了,掏了學費小樹的生活費就緊張了,這時瘋娘拿出了自己的小盒子,一股腦把自己這些年積攢的錢,全部倒出來遞給了小樹。

就這樣小樹去上學了,大樹和瘋女則忙活著家裡的生計和雜事,因為家裡條件貧困,閒暇之餘大樹會定期扛上一袋糧食,送到小樹的學校,以換取小樹在學校食堂吃飯的飯票。

有時他會自己去,有時也帶著瘋女一起去,每當看到瘋娘出現在自己學校門前,小樹便質問父親為什麼帶她來?躲躲閃閃恨不得找個地方鑽進去。

瘋娘也似乎明白,在小樹眼裡自己並不體面,她不生氣也不惱怒,只一個勁的把錢往小樹的手裡塞,把錢給到兒子手裡,她便鬆了一口氣,躲在了丈夫的身後。

晚上小樹來到兼職的餐館,發現有個男孩躺在門口暈倒了,這個男孩因為跟母親吵了架離家出走了。

無奈身上沒有多餘的錢,餓暈在了餐館門口,老闆面冷心熱,雖然板著一張臉,知道孩子身無分文,他立即下廚給孩子做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

這孩子狼吞虎嚥地吃完了面,當即表示會感激老闆一輩子,老闆是個40多歲的中年人,聽孩子這麼說,他若有所思的說,只憑一碗麵就要感激我一輩子,那你娘呢,你娘給你做了多少碗麵?

在一旁幹活的小樹,聽見老闆這麼說,頓時羞愧難當,是啊,瘋娘為他付出了多少?他卻嫌棄她是個瘋子,從那以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對瘋娘好,一定會在餘生好好的孝敬她。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這句話它就像魔咒一樣印在了小樹的身上。

這天又到了給小樹送糧的時候,大樹因為臨時有事出門了,臨走時他特意交代妻子等自己來了再送。

可瘋娘害怕小樹捱餓,又捨不得花錢坐車,一大袋糧食扛在肩上,一路步行去找兒子,可不幸中途摔倒了。

小樹左等右等等不到父母,隱約有種不祥的預感,於是請了假沿途往家走。

在一個小河邊遇見了瘋娘,瘋娘趴在地上,一大袋糧食壓在她的身上,小樹急忙上前扶起瘋娘,可卻發現她的身體早就涼透了。

電影《天性》的片尾,小樹抱起瘋娘號啕大哭,可不管他怎樣咆哮、怎樣悲傷,瘋娘早已聽不見了……

4、

如今天人永隔,他再也沒有機會,沒有機會去悔改,只能打掉牙吞進肚子裡,帶著這一份遺憾,直到終老。與其說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倒不如說他年少輕狂、不懂珍惜,為了所謂的面子,丟掉了親人,輸掉了裡子。

也許在瘋娘去世之後,故事裡的小樹也曾十分懊悔,懊悔在孃親活著的時候,沒有盡到一丁點孝心,後悔自己為了一點所謂的面子,拒自己的親生母親與十里之外,用極其惡劣的態度對待她,傷透了她的心。

“只憑一頓飯就要感激我一生,那你娘呢?她為你做了多少頓飯?”

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這是全文最精彩的一句話,作者上身餐館老闆,借餐館老闆之口,把偶然遇見的陌生人,對自己的幫助和父母對自己含辛茹苦的付出,做了一個對比,成功凸現出了人性中與生俱來的缺點。

結語:

故事裡只有一個小樹,但現實中有多少個小樹?恐怕讓人細思極恐,讀後不禁反思,我娘為我做了多少頓飯?她對我的付出似乎永不止步,而我呢,我有向感謝陌生人那樣,感謝過她嗎?

這個似乎從來都沒有,因為他們對於我們的付出,早已被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這是他們的責任、是他們的義務,是他們理所應當應該為我們做的,我感謝他們做什麼,這不是見外了嗎?

感謝不一定要時常掛在嘴邊,但一定要時常掛在心裡,懂得他們無私的愛和奉獻,知道他們的好,感恩他們對自己的付出,然後把它付之於行動,別等到物是人非,親已不在,我們想要盡一點自己的心意,卻只能抱憾終生。

我想這段話是作者想要對小樹這樣的孩子吐露的心聲,同時作者也想以此來告誡讀者,不要把親人對自己的付出看作理所當然,然後心安理得的去接受它,還挑三揀四的嫌棄它。

至於曾經那個被我們忽視的親人、他可以是我們的父母、可以是我們的孩子、可以是我們的伴侶、或者身邊任何一個至親的人,不要忽視他們對於我們的付出,不要把愛當作一種理所當然。

感恩漫長的生命旅程中,每一個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在我們落魄的時候幫助過我們,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份感激留在心裡很多年,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這一點沒有錯。

但在感恩他們的同時,我們更加應該感激我們的父母家人,他們才是這個世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才是這個世上對我們付出最多的人,並且他們的付出從來不需要理由,也不要求回報,只因為愛,愛不是掛在嘴邊的感謝,而是需要用心去償還。#墨池文化讀書會##

18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風水先生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