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在我7歲的時候,因為看到村裡兇悍的大狼狗很害怕,一時心急便往後跑了。結果大狼狗發現我跑了,它也追著我跑,後來我就被豎起來有我當時一個人高的大狼狗咬了一口,傷口就在我的大腿處。

後來大狼狗的主人賠了錢,而我經歷了一段不能亂吃東西,每天要去打針的難忘日子。俗話說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那以後,我的身體就本能地害怕各種各樣的動物,尤其是那種看起來很兇悍的大狼狗,平時看到小貓小狗也不敢伸手去撫摸。

但我最近看了《重返狼群》這本書,對動物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或許當初的我如果在看到大狼狗的時候,沒有慌里慌張地奔跑,而是安靜地站著,或許那個大狼狗並不會追著我跑。

一、《重返狼群》;一個女孩和一匹狼的愛與自由的真實故事

《重返狼群》這本書講述的是80後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和她救助的一隻小狼崽“格林”的真實故事。而李微漪也因為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2010年4月,女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草原上歷經千辛萬苦救下了當時奄奄一息的小狼崽“格林”,並且帶回成都餵養。兩個半月以後,繁華城市中不再有一匹狼的容身之地。

看著格林孤獨迷茫的樣子,李微漪知道格林嚮往的應該是不羈的自由,是在草原上自由奔跑,最後她決定帶著格林迴歸它真正的家園。

然而,由人類撫養長大的狼,是不被野生狼群接受的。為了格林能夠真正地迴歸野狼群,李微漪陪著格林從最簡單的狩獵開始,一步步教給它莽莽荒原的生存法則。直到2011年2月,格林重返狼群,她與它就此分別。

《重返狼群》中李微漪和她的小狼“格林”之間的相處,與其說是人與動物的互相救贖,還不如說更像是母親和孩子的關係。李微漪在救下格林的那一刻,就已經把格林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對待了。

李微漪在《重返狼群》中說到:“我愛格林,它不是實驗品,我也不是專家,但是緣分讓我們遇上了,我希望它好好地生存下去,我想像個稱職的狼媽媽那樣,為格林的生存一絲不苟地打好基礎。”

這是一份跨越種族之間的大愛,和人與寵物的彼此陪伴的“餵養”關係不同,李微漪和格林之間是不以佔有或者陪伴為目的的愛,李微漪將這關係稱之為“撫養”。

李微漪不僅僅是滿足格林對食物的要求,還要教導小狼格林在精神上的富足。例如心智的開發,經驗的積累和閱歷等,所以被李微漪養大的小狼格林和動物園的狼是不一樣的,它有著更狡黠且凌厲的眼神。

在《重返狼群》這本書中,一開始李微漪之所以救下格林,是出於天生的母性和同情。但在李微漪和格林的相處過程中,李微漪逐漸被格林身上的某些東西感染了,讓她不自覺地會去探究和體會狼性中的一些可貴的東西,有時候還會把狼性和人性相比較。

直到李微漪帶著格林回到草原後,狼、動物、人乃至整個草原都在無時無刻觸動著她,而越來越深的自然情懷和人狼情緣讓她在這片草原的殘酷和痛苦中享受快樂。

李微漪在《重返狼群》中說到:“我也從沒想到當初一個小小的生命會給我帶來這麼多的感悟。我甚至想永遠留在這裡,和狼群奔跑在同一片荒野上。”

李微漪在格林迴歸草原一年後,再次來到了若爾蓋草原,然而這時候她發現,原來格林嚮往的自由不羈背後是風餐露宿、顛沛流離,是消亡中的家園,是獵槍、陷阱、圈套,是天災人禍和喪子之痛.......

這個真實又殘酷的現實是李微漪不願意看到的,她不禁質問自己:我們能救一匹狼的命,但我能改變狼的命運嗎?答案無人知道。因為人類和狼群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並不是李微漪一個人救了一匹狼就能解決的。

李微漪和格林的感情變化過程是從依賴到尊重到分離,最後重逢卻避而不見,“狼母親”李微漪和狼崽子格林最後漸行漸遠,為了讓格林放下心,李微漪最後還是離開了草原,因為她明白:真正愛一個人不是佔有,而是放手!

二、父母和孩子最好狀態:童年時陪你長大,長大後選擇放手

“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放手”,李微漪很愛格林,但她還是遵循自然規律,讓格林迴歸廣袤的草原,讓它在大自然裡自由地奔跑。甚至在意識到自己已然成為格林的負擔時,狠下心來讓格林迴歸野狼群,讓它遵循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規律。

這又何曾不是我們人類父母和孩子之間關係的最好選擇呢?孩子在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陪伴,然而在孩子大了以後,就應該狠心放手讓孩子去過自己的生活,孩子們是自由的,他們也要去經歷社會的考驗,也要也經歷社會的弱肉強食。

現在很多孩子都會被父母催婚生孩子,但年輕人卻不願意。在他們看來養孩子不是養寵物,只需要有糧吃有地睡就行,而是需要考慮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正如在狼群裡只有優秀的血統才會有繁殖權一樣,大自然的規則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我們人類也是如此,足夠優秀的人才有能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機會。

尤其是現在我們在教導孩子上有很多的缺失,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走,什麼事情都要幫孩子安排好,讓孩子按照父母選好的路走,但這樣的做法終究是不現實的。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陪伴孩子度過迷茫的童年時期,父母不要以自己的經驗或者擔憂阻礙孩子探尋外面的世界;在孩子有自己的生活時,就該退出孩子的生活。

因此,催婚催生的父母們即使再著急也沒有用,孩子大了總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不應該過多的干涉孩子的婚姻和生活。父母和孩子最好狀態應該是孩子童年時我陪你長大,長大後選擇放手讓孩子自由發展,老了讓孩子陪著你變老。

23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繼母帶著妹妹嫁進我家,我參加妹妹的婚禮,看到妹夫我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