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世界上第一個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弗洛倫絲·查德威克,兩年後想再創紀錄——從卡德林那島出發遊向加利福尼亞海灘。
那天,海面濃霧瀰漫。她遊了16小時後,距目標只有1英里遠,成功近在咫尺。只是,她已累得筋疲力盡、凍得一陣陣戰慄發抖。她眺望遠方,只看見一片霧靄茫茫。
雖然旁邊小艇上的隊友鼓勵說:“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只剩下1英里遠了。”可看不到海岸的她,根本不相信隊友的話。
“現在還看不到海岸,看來這次無法游完全程了。”她這樣想著,身體立刻癱軟、甚至連划水的力氣都沒有了。就這樣,渾身瑟瑟發抖的查德威克被拖上小艇。
小艇開足馬力向前駛去,就在她裹緊毛毯喝了一杯熱湯的工夫,褐色的海岸線就從濃霧中顯現出來,她甚至隱約看到海灘上歡呼、等待她的人群。
原來自己離目標是那樣近,查德威克難言失落和懊悔。因為看不到目標喪失了鬥志,丟掉了唾手可得的成功。
確實,人生拼的就是自己。拼搏的過程本已夠艱辛,經過苦苦掙扎,仍看不到希望,人們就很難堅持下來。
不過,歐·亨利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裡,常春藤上最後那片、經過一晚風吹雨打也不掉落的畫家貝爾曼的傑作——畫在牆上的樹葉。不就讓病重中放棄治療的瓊珊,重新燃起生命之火,主動進食、吃藥,走向新生嗎?
由此可見,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其激勵作用是無法估量的。
成長這條路撲朔迷離,但是一步一步的目標會給你指引方向;一個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能充分調動你的上進心,而且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泰國公益廣告《努力一點點》中的小男孩足球資質平平,頭球技術為零。媽媽鼓勵他:
你原來頭都頂不到球,現在可以碰到一點點了呢!再努力一點點,一點點就夠了。
孩子因跑不快而沮喪,媽媽說,努力去超過就在你前面的那個人就好。有了目標的小男孩,超過了前面一個又一個人……,終於,在一場比賽中,小男孩一記頭球射門,扭轉敗局。
美國管理學家埃德溫·洛克提過一條規律:
對每個人來說,在實施目標時,只有當每個步驟既是未來指向,又是富有挑戰性的時候,它才是最有效的。
就像籃球架有一個“跳一跳就夠得著”的高度,才使得籃球成為世界性的體育專案一樣,只有“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最有吸引力,它能讓孩子以高度的熱情去追求,堅持下來,必將影響孩子一生。
這位聰明的媽媽,把橫亙在孩子面前的困難高山,拆解成一個一個接近孩子實際的具體目標,及時“看見”並肯定了孩子的小小進步,孩子感受到了媽媽對他的正面評價,願意去追逐一個個小目標,最終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有時候成功就這麼簡單,只要你始終在前行的路上。每天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會看到成果,最大的勝利就是勝於自己。
每一個生命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的,你不是別人,你的目標,應該順應你的個性,揚長避短很重要。
楊振寧在美國讀書時,最初是做實驗物理的研究。他動手能力很差,很多同學開玩笑說:“實驗室哪裡發生爆炸,哪裡就有楊振寧。”但一位物理學大師卻看到了他超一流的分析能力,悉心培養指導楊振寧研究理論物理,後來,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每個人的命運都需要自己去創造、去主宰,才能做到最好。
智商只有75、腿腳不方便的阿甘從小和聰明孩子就沒有什麼關係,但阿甘始終牢記媽媽說的話:
當你做一件事的時候,就盡力做好它。
簡單純粹的阿甘,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定下了一個目標。他心無旁鶩,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到眼前的目標上,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出現。
阿甘誠實、守信、認真、勇敢,他的美德和堅持支撐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成為橄欖球健將、越戰英雄、捕蝦船船長,成為跑遍美國的風雲人物,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正如阿甘媽媽所說: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奇蹟每天都在發生,放下包袱,瞄準目標,繼續前進。
生活這場角逐其實不需要任何對手。不斷地設定新的目標,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堅持下來,你就是自己人生的王者。
目標能給人以希望和動力,要擅於用變換獎勵原則。保持追逐目標的熱情,才能更好的持續努力實現目標的良性迴圈。
沒有人可以永遠陪伴誰,在人生這場角逐上,對手,夥伴,外力,最終都有可能消失,唯一能陪伴你跨越高峰的,是你的智慧和你的心。
願你能真正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相信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
推麼推新秀寫手|文賞
編輯|琪鵝
審稿|薛笨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