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作為中芯國際的技術靈魂,梁孟松註定要離開了。中芯國際下了一招前所未有的臭棋,而且很不客氣的說,此舉會延緩公司追趕先進製程的腳步,而深陷7nm泥潭的英特爾或成最大贏家。

心有不甘又如何?梁孟松心碎了

"我自從2017年11月,被董事會任命為聯合執行長,至今已三年餘,在這1000多個日子裡,我 幾乎從未休假,甚至在2019年6月份,當我正在經歷著生命中最危險的時刻,都從來沒有放棄、也沒有辜負過諸位對我的囑託。

這段期間,我盡心竭力完成了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 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而這些成果是由我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賣命拼搏得來的。當然,董事長和諸位董事過往的信任與支援也是成功的關鍵要素。

我來中國大陸本來就不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只是單純的想為大陸的高階積體電路盡一份心力。目前,28nm, 14nm, 12nm, 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目前看來,我的短期目標,似乎已經超預期、圓滿的達成了。"

梁孟松的言語裡盡是不甘與心酸。

在追趕先進製程的道路上,中芯國際是目前全村唯一的希望,而從梁孟松的言語中我們也看到,中芯國際在先進製程上做了很多努力。要不是那臺該死的EUV光刻機,說不定中芯國際是繼臺積電和三星之後第三家擁有5nm/3nm工藝的晶圓代工廠。

"28nm, 14nm, 12nm, 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如果照此速度下去,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當然梁孟松的這句話不僅帶有明顯的情緒,而且將中芯國際的核心機密也昭告天下,也是非常不專業的,此舉對中芯國際未來發展相當不利。

晶片難在製造,但是蔣尚義的到來和梁孟松的離去,很有可能讓中國的晶片製造從此停滯。

現階段臺積電模式不適合中芯國際

臺積電、三星和中芯國際追趕先進製程的過程中,梁孟松是靈魂人物。

梁孟松在中芯國際突破14nm工藝中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這一點大家都清楚。2017年11月擔任中芯國際聯席CEO至今三年多,完成了從28nm到7nm工藝五個世代的技術研發,三年時間完成了一般公司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可見一斑。

三星掌門人李健熙曾言:三個比爾蓋茨就能把韓國提升一個檔次,自己的任務就是找到三名這樣的天才。2011年2月梁孟松以1.25億新臺幣的年薪加盟三星,在李健熙眼裡梁孟松就是晶片界的比爾蓋茨。

梁孟松不負眾望,在入主三星後將製程在很短時間內從45nm、32nm提升到28nm,幾乎與臺積電平起平坐。2014年三星不但率先做出了全球第一片14nm FinFET工藝晶片,更是挖了臺積電的牆角,將蘋果變成了三星的客戶,也讓張忠謀鬱悶了一陣子。

當然從2011年到2015年,梁孟松入職三星五年,與臺積電打了五年官司,最終也選擇離開三星。

蔣尚義與梁孟松在臺積電均負責過技術研發,但其與梁孟松的思路是不一樣的。不知道讀者是否注意到這句話,蔣尚義在近期對外表態時提到,現在中芯國際的先進製程技術已經做到14nm、N+1、N+2,能夠實現其在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方面的夢想,"我只是很單純的工程師,我有權利追求我的理想和事業的目標,尤其是技術上的理想",蔣尚義的理想固然沒錯,但其理想與當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方向是有偏差的。

中國半導體的短板在製造,而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兩年多,留給全國人民的兩大印象就是華為怎麼這麼牛X,中國的晶片製造怎麼這麼垃圾。

當前中國半導體的短板在製造,突破口也在製造,以及與之相配套的裝置和材料。

但是蔣尚義的理想,不適合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方向。蔣尚義的理想,適合去臺積電或者三星、英特爾。

臺積電變革了半導體產業的模式,由垂直一體化模式IDM走向Fabless、Foundry和OSAT的垂直分工模式。現在除了三星還有能力和信心追趕先進製程,同為IDM的英特爾7nm製程難產,自己牙膏已擠不下去了,只能厚著臉皮讓臺積電代工了。

臺積電目前不僅是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廠,而且還擁有全球領先的先進封裝技術,比如為了滿足晶片在系統效能、面積縮小及整合不同功能的需求,臺積電相繼開發出了CoWos、InFO-R、Chip on Wafer等先進的3D封裝技術,並將上述技術統一彙整到TSMC 3DFabric平臺,目前全球也僅有少數封測廠商擁有其中的部分封裝技術。

當然中芯國際的主業還是晶圓代工,但為了實現蔣尚義"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的夢想,中芯國際的資源勢必要重新劃分,向封裝業務傾斜。臺積電、三星甚至英特爾可以不差錢的搞先進封裝,但中芯國際將本就有限的資源向封裝技術傾斜,是否有點浪費資源呢?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蔣尚義雖然在臺積電牽頭了0.25微米到20nm以及16nm FinFET關鍵工藝的研發,但缺乏14nm及以後的更先進製程的研發經驗。筆者更為關注的是中芯國際如何平衡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技術,畢竟無論哪一頭,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而且規模不會小。

最大贏家或是英特爾

梁孟松離開已成事實,無論中芯國際的管理層如何挽留。

中芯國際的事情說實話也不是外人可以搞清楚的,成立至今近20年,讓人無語的操作也是一招接著一招。

"蔣先生即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一職,對此,我深感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這種事情哪個能忍。

梁孟松離開已註定,但下一步將落腳何處呢?

中芯國際這件破事發生以來,各路媒體深挖細扒的同時還對梁孟松的未來開始做各種猜測,比如重回三星,或者去華為,或者去華潤微等其他公司。

但是,假如梁孟松去的是英特爾呢?深陷7nm泥潭裡的英特爾會不會開心的跳起來呢?

在7nm及以下製程的比拼中,臺積電和三星早已突圍而出,格芯已經放棄了7nm的研發,聯電和華虹等推進到14nm後將專注於特色工藝,也不再將精力放在其他製程了,目前還苦苦追趕先進製程的也就中芯國際和英特爾。

中芯國際是目前全村唯一的希望,而奠定半導體產業基礎的英特爾,無論如何也要搞定7nm製程的,這種面子是肯定要找回來的。

梁孟松能在三年內將中芯國際的製程提升了五個世代,5nm和3nm最關鍵、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有序展開,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英特爾會缺EUV麼?作為ASML的股東,英特爾擁有優先供應權,而目前獲得EUV光刻機對中芯國際是一點希望也沒有的。

臺積電的5nm製程已經用在了華為麒麟、蘋果和高通等的SOC上,在矽基晶片製造上更先進的製程也就是4nm、3nm、2nm和1nm,接近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了。對擠牙膏上癮的英特爾,若能在2025年前能搞定3nm,便有了擠牙膏的資本。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當然沒了梁孟松的中芯國際在先進製程上的腳步仍不會停止,就像芯謀研究說到的那樣,中芯國際是個大平臺,離了誰都能運轉;中國舞臺大,也不是隻有中芯國際。

41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誰“殺死”了英語流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