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松出任中芯國際聯合CEO的時候,星空君心裡樂開了花:有了。
彼時,很多人還在悲觀的認為,沒有EUV的中芯國際,必然不會有什麼成就。
殊不知,擁有多臺EUV光刻機的Intel,還在焦頭爛額的在14nm程序上擠牙膏。
如果說光刻機是一把屠龍刀,那麼,梁孟松就是那個拿得動屠龍刀的屠龍少年。
尼采說,上帝已死,世界是由超人推動的。
事實上,全球晶片的程序,正是屈指可數的少數幾個超人推動的。梁孟松就是其中之一。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畢業後,加入AMD公司,1992年進入臺積電。之後,作為臺積電的頭號悍將,梁孟松幾乎參與了臺積電的每一代製程的研發。2006年,梁孟松的頂頭上司蔣尚義退休,本以為可以接班的梁孟松卻被平級調整到其他部門。2009年,梁孟松出走。先任職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與電子所教授,此後,又轉入成均館大學(這裡有和三星合辦的專業)。2011年競業條款的限制年限結束之後,梁孟松加入三星。梁孟松在三星完成了14nm製程的升級,順利協助三星從臺積電那裡搶走了蘋果A9處理器的訂單。張忠謀暴跳如雷,透過訴訟手段,2015年判決梁孟松於2015年結束前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提供三星服務。2016年,梁孟松出任中芯國際技術長,2017年10月正式加入中芯國際,出任聯合CEO。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中芯國際從28nm完成14nm的跨越,更重要的是,14nm製程的良品率大幅度提高,在2019年就實現14nm量產。在梁孟松的帶領下,使用DUV光刻機的7nm技術也開始試生產。
可以說,梁孟松在中芯國際兢兢業業,嘔心瀝血,正如他本人所言:我來中國大陸本來就不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只是單純的想為大陸的高階積體電路盡一份心力。
當時,很多人看不上中芯國際,星空君說,你可以看不上中芯國際,但你不能看不上樑孟松。
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人。他主導了臺積電的各項製程技術,主導了三星的14nm技術,他來到中芯國際,不是為了把做過的事再做一遍,肯定要實現革命性的突破。
說完技術天才的優點,也來說說技術天才的缺點。
其實,星空君不認為這是缺點。
很多技術天才是難以用才常人的思維去考慮的,所以顯得格外的“特立獨行”,鋒芒畢露容易得罪人。
梁孟松是聯合CEO,這意味著不能只管技術,他還要管人,管業務,管訂單,管客戶,管供應商… …
在應對這些人際關係的時候,不善社交的技術天才可能就有些吃力了。
或許,正是因為此,中芯國際引入了梁孟松的老上司—蔣尚義,想讓二人成為無敵搭檔,結果,個性敏感的梁孟松遞上了辭呈。
如果真的辭職走人,真是一個非常可惜的結局,希望中芯國際能挽留住梁孟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