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編者按:一個頂尖高手,受辱出走後一直伺機復仇,一度逼近目標但最終功敗垂成——這不是武俠小說的套路,而是現實晶片產業競爭的狗血八卦,是“晶片狂人”梁孟松的傳奇人生。

梁孟松,這個臺積電出身的晶片奇才,自受辱出走臺積電後,一直尋找打敗臺積電的機會,在三星他差點成功,被中芯國際三顧茅廬請來後傾注畢生功力,卻是中道受阻,夢斷中芯!

梁孟松

在中國晶片突破美國封鎖的關鍵時期,4000億市值的晶片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傳出內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訊息導致中芯國際A股大跌,港股停牌。

據網上流傳的梁孟松辭呈顯示,他的辭職與日前蔣尚義被任命為公司副董事長有關。在12月9日被董事長周子學告知此事前,梁孟松對此一無所知。對於這一任命,梁孟松直言,“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此情此景,梁孟松也許想到十幾年前,他被臺積電“卸磨殺驢”羞辱一番。

中芯國際12月16日稱,公司已知悉聯合執行長梁孟松有條件辭任的意願。該公司稱,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辭職意願。

根據中芯國際12月15日晚間公告,現年74歲的前臺積電營運長、前中芯國際獨立董事、前武漢弘芯CEO蔣尚義,獲委任為中芯國際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本次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薪酬為67萬美元年薪及年度激勵。之後如獲重選,蔣尚義需至少每三年一次輪值退任。

與梁孟松一樣,蔣尚義也是從臺積電出來的晶片晶圓領域的傳奇人物,而且兩人在臺積電既有師徒之誼,也有宿怨。當時蔣尚義負責臺積電技術研發,梁孟松是他手下得力大將,他曾參與臺積電每一世代製程的最先進技術,幫助臺積電建立了先進製程模組的研發及量產模式,是臺積電近500個專利的發明人,遠多於其他主管,功勞僅次於臺積電資深研發副總蔣尚義。

2003年,IBM希望把新開發的銅製程工藝賣給臺積電,但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認為IBM技術不成熟,不如自己幹。當時在負責先進模組的梁孟松和資深研發副總蔣尚義兩個人的努力下,臺積電在銅製程技術上成功超越了IBM,突破了130奈米,從而一舉成為穩坐晶圓代工市場龍頭寶座。梁孟松也在晶片業一戰成名。

能力強、要求高、脾氣急、做事腳步飛快的梁孟松,工作起來沒日沒夜,也沒有周末假期,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因此有了“晶片狂人”之稱。在給中芯國際的辭呈中,他也寫道,自己在中芯國際連續三年多幾乎沒有休假,帶領2000多位工程師完成了28nm到7nm工藝的技術開發,“如果換做其它公司,至少10年才能完成這5個世代的技術研發。”

2006年7月,業界人稱“蔣爸”的蔣尚義申請自臺積電退休時,梁孟松一度被視為接班人。然而,梁孟松不僅未能如願,還幾乎遭受羞辱地離開。在2011年梁孟松與臺積電的訴訟中,梁孟松稱自己為臺積電16年兢兢業業做事,卻被逼離開,尊嚴受損,實在太難堪。他指控臺積電在他出國回來後,把他的辦公室改裝成4個工程師的辦公室,然後把他調去一個不能發揮的單位;他更大聲地說臺積電當時要他離開總部研發外放歐洲,實在無法接受;他對臺積電貢獻很多,卻感到被欺騙、侮辱。

在梁孟松看來,相似的一幕十幾年後又在重演,心中怎能不憤慨?2009年梁孟松離開臺積電後,下決心要打敗臺積電,2011年加入三星後,幫助三星提前掌握FinFET技術(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鰭式場效電晶體),使之在半導體領域迅速崛起,成為臺積電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然而臺積電找到了梁孟松違反離職後競業禁止協議的證據。這份證據就是在蔣尚義生日之時,梁孟松發給蔣尚義的一封電子郵件,使用的是三星的電子郵箱。叛徒!背叛師門!梁孟松在臺灣的壓力之大,讓他在法庭上聲淚俱下,聲稱自己不是叛徒,而是被欺騙、侮辱。

臺積電發起了多場官司,動用了臺灣政界、商界各方力量圍追堵截,逼迫梁孟松離開了三星。

臺積電

身懷絕世之功,不怕沒有用武之處。梁孟松離開三星,正好給中國晶片產業一個機會。這時中芯國際向他丟擲了橄欖枝。

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與臺積電也有多年的恩怨,為了規避風險,他把控股公司設在安曼群島,而在上海張江成立了中芯國際,從此開始帶動大陸晶片產業鏈的起飛。為此,中芯國際成立時就有大陸、臺灣以及資本三股力量,為日後綿延不斷的內部紛爭埋下伏筆。

2009年張汝京與臺積電的官司敗北,被迫退出了其一手建立的中芯國際。中芯國際則因為沒有張汝京這樣的靈魂人物鎮場,於是開始內鬥不斷。大股東之一大唐支援的楊士寧,與臺灣幫支援的王寧國鬥了個兩敗俱傷,直到2011年各方認可的臺灣人邱慈雲做CEO才稍稍平息,中芯國際業務有了起色,但是卻發現技術卻脫節了。中芯國際又陷入新的困境中。

當時中國政府的期待,中芯下一步是要攻入14/16奈米FinFET製程。但是這個革命性技術門檻極高,需要大幅投資研發人力與裝置。邱慈雲擔心,如果研發FinFET量產技術,買裝置就得砸下巨資,光折舊就會吃掉中芯大半獲利;而且就算成功量產FinFET,也未必能從臺積電手中搶到客戶,還不如固守價效比最高、當時市場供不應求的28奈米,來得務實一點。

然而,晶片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不進則退。邱慈雲的保守策略顯然不能持續,加上技術大牛梁孟松已經從三星出來,這是中芯國際難得的機遇視窗,也是中國晶片業趕超的一個絕好機會。

2017年10月,中芯國際正式任命趙海軍與梁孟松二人擔任執行長兼執行董事。也就是趙海軍和梁孟松擔任聯席CEO,具體分工應該分別是COO和CTO,一個主外,一個主研發。為此,媒體稱“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梁孟松時代”。

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後,只用了300多天的時間,就攻克了14nm工藝難關,並且將良品率從3%提升至95%,不僅徹底扭轉了中芯國際經營狀況,也讓中國晶片產業躍上一個世代。

在三年的時間內,梁孟松施展“乾坤大挪移”,讓中芯國際實現了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從28nm到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現在中芯國際已經掌握了7nm製程工藝,明年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在梁孟松看來,只要EUV光刻機到位,他離追趕臺積電的夢想就進了一步。

不過,局勢的變化讓EUV光刻機遲遲不能到位,非戰之罪,梁孟松壯志難酬。

事易時變,中芯國際決策層也在調整戰略方向。武漢弘芯專案的爛尾,解放了蔣尚義。蔣尚義的技術路線,正是中芯國際目前需要。蔣尚義的到來,把一切攤開了。

表面上看來是“一山不容三虎”。業內曾多次傳出梁孟松與另一位聯席CEO趙海軍不和,現在外界一度憧憬“蔣尚義或將成為趙海軍、梁孟松與董事長間的溝通橋樑”,來打破中芯國際內鬥不已的局面。

但對梁孟松來說,這無關名利,而是他為中芯國際打造的戰略方向要改弦更張。因為美國的制裁,中芯國際很難獲得ASML的先進光刻機,因此需要另尋突破方向。這就是蔣尚義一直熱衷的先進封裝技術和小晶片(Chiplet)。蔣尚義認為,現在中芯國際的先進製程技術已經做到14nm、N+1、N+2,相信在中芯國際實現他在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的夢想,可以比在弘芯快至少4-5年。“我只是很單純的工程師,我有權利追求我的理想和事業的目標,尤其是技術上的理想。”他說。

蔣尚義

在梁孟松入職中芯國際之前,蔣尚義在2016年12月率先被中芯國際聘請,不過只是獨立非執行董事,不參與經營決策,一年只需來開四次會就行了,顯然當時只是顧問的角色。那時中芯國際在技術上迫切需要的是梁孟松,以至於三顧茅廬,不達目的不罷休。而現在,中芯國際需要的是新的思路,需要的是蔣尚義的路線。蔣尚義不僅成了副董事長,而且是負責技術開發,是梁孟松的頂頭上司,梁孟松要向蔣尚義彙報。顯然,梁孟松的夢想就此被擱淺。

因此,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中芯國際的發展格局受限,這已經不是梁孟松可以突破的了。中芯國際的決策層已經做好評估,梁孟松的去留對中芯國際的未來發展其實並無實質性影響。只是作為一代晶片奇才,梁孟松的遭遇未免讓人唏噓。不過,對於要全力打破美國晶片封鎖的中國來說,“中國芯”還需要梁孟松這樣的人才,還有很多機會在等著他。

—END—

16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馬雲預言:未來,這6種職業最容易失業,特別是最後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