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0月24日,科大訊飛釋出新《1024計劃》和語音晶片CSK400X系列。

作者| 姚心璐 編輯| 羅麗娟

科大訊飛正在加強建設人工智慧生態。

10月24日,在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上,科大訊飛正式釋出新《1024計劃》,涉及教育、行業生態和公益三個方面,包括設立AI大學、AI開發者大賽、拓展AI平臺能力、啟動方言保護計劃等內容。

此外,科大訊飛還在大會上釋出了專用語音晶片CSK400X系列,算力達到128GOPS/s,支援200個喚醒詞,同時對能力星雲、雲端語音作業系統iFLYOS等服務進行升級。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彼此正交的不同公司需要並能夠建立緊密的合作,”科大訊飛輪值董事長鬍鬱在發言中表示,“在新的生態下知識、經驗、資料、利益的分享變得更加重要,通過混合的方式建立新生態下的共贏合作是成功的關鍵。”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在大會中強調,有三大標準可以衡量人工智慧紅利能否兌現:“第一是否有能看得見的案例;第二,是不是可以推廣;第三,要用統計資料證明人工智慧的成效。”

迴歸科大訊飛自身,胡鬱介紹,科大訊飛目前以行業服務和消費者業務兩個方向為主,藉助今年上半年釋出的多款硬體產品,目前消費者業務收入佔比能夠達到公司總營收的三分之一,行業服務為三分之二。

消費者業務佔收入三分之一

問:馬上要出的第三季財報情況如何?消費者業務和行業業務的比例是什麼情況?

胡鬱:第三季財報會體現我們的收入在平穩增長,盈利能力有較大幅度提高,這得益於我們對績效的控制,而且隨著一些職能產業具體落地後進入收穫期,也對盈利有所貢獻。

在收入構成中,我們主要還是分為消費者業務和行業業務。今年上半年,我們釋出了多款面向消費者業務的智慧單品,例如錄音筆、辦公本等,消費者業務總體會為收入貢獻三分之一;行業方面,包括教育、醫療、城市,目前為收入貢獻三分之二。

問:在消費者業務方面,科大訊飛有什麼目標嗎?預期規模會有多大?

訊飛不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

問:科大訊飛自己也做硬體產品、賦能的開發者也做硬體產品,是否有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現象?

胡鬱:將來的智慧硬體產品,一定是多樣化的,我們做的一些辦公產品,不可能佔領所有的使用者渠道,我們通過開發這樣的新產品,其實是給業內梳理一個標杆,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的技術可以做成什麼方向的產品。

今天現場有1.2萬到1.4萬人,其中有很多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訊飛真正做的標杆在合作伙伴中的佔比是比較小的,比如我們現在在做自己的玩具,也為其他玩具開發者提供我們的核心技術,尋求兩者交叉的一個局面。用運動員和裁判的比喻不是太合適,當前的商業生態,是交叉在一起的過程,訊飛就算做垂直品類,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垂直品類都做掉,使用者需要不一樣的產品。訊飛的產品可以和我們支援的產品進行同臺競爭。

問:在創投方面,科大訊飛選擇投資的標準是怎樣?

問:1024計劃中,提到了為行業提供定製化的AI語音晶片,可以介紹下這部分的合作內容嗎?

王智國:在這方面,淺合作和深度合作的整體效果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和國內一些在智慧、物聯網方面的晶片領軍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做了一系列產品,從家電到智慧硬體、汽車、玩具等等,在雲端上,我們也和華為展開了非常深度的戰略合作關係。

問:訊飛在自主可控方面有哪些佈局?在AI晶片上又有哪些想法?

胡鬱:我從水平和垂直兩方面講。水平方向,我們在語音先關的技術上是比較擅長的,但是除了語音,還有影象、自然語言,甚至將來的大腦技術等等,我們一方面會根據自身的產業發展需要去研究,一方面會在國內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在垂直方向上,我們有云計算和單機的方案,希望將來我們也能提供晶片方案,我們會和晶片方面有優勢的公司進行合作,來推動在垂直方向上的發展,建立一個混合正交的商業生態,共同推進國內、國際業務。

5G將極大擴充套件AI場景

問:2019年被稱為5G元年,5G對科大訊飛意味著什麼?

王智國:5G是通訊基礎設施的一個重大進步或重大革命,實際上本身就像我們的計算晶片一樣,屬於基礎設施,會與人工智慧演算法有一個相互促進的關係。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大概是路和車的關係,路修寬了之後,上面能跑的車一定會更多更快。5G會給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帶來非常大的擴充套件,過去我們無法想象的應用場景,在5G時代可能都會有條件來實踐了。

另一方面,5G的高頻寬,可以允許更多資訊被傳輸,例如更多語音、影像資訊,從而提高識別率。

問:對於AI+5G的概念,訊飛是否有類似軟體加硬體的全場景的發展計劃?

胡鬱:我們也研究了很多年,但我們現在得出一個結論,很難有一個像手機或PC這樣的單一產品,能夠覆蓋所有的場景和使用者,我覺得這是很難的。將來的整個商業生態系統,應該是多樣化的,在這種環境下,我們不可能做其中所有的硬體。

所以,在我們的設想中,還是希望通過AI人工智慧平臺,來實現整個基礎層面的一些工作,然後賦能我們的開發者、合作伙伴,共同搭載整體的AIoT。

問: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安全問題?

胡鬱:把人工智慧比作一種工具,例如菜刀,刀可以切菜、也可以啥人,所以歸根結底問題出現在人身上。當然,人工智慧作為工具有殺傷力,把以前不可能的事情變成現實,例如通過模仿口音詐騙、換臉的軟體等等。但是當年有了電話之後,電話詐騙變得非常多,也沒有人說我不要有電話了,不通話了,所以人工智慧和電話一樣,關鍵在於如何做一些安全防範。

我覺得有三個方面的防範工作可以做:首先,從技術上去防範,反欺詐;其次,通過法律法規的設定,排除有人惡意使用人工智慧作惡的情況;第三,提高每個人的意識。

王智國:技術方面,也可以給犯罪加一道安全鎖。比如智慧音箱,如果喚醒工作放在雲端,音箱就要實時將聽到的語音上傳,這就給了犯罪可乘之機,但像科大訊飛已經把識別工作放在本地進行,這就消除了隱患。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AI“一鍵鎖定”病灶?一起來了解下令人驚歎的安翰人工智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