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我們認為電車的本質即是對能量和資訊的應用

利用能源(資訊理論):功率半導體電控對鋰電池的應用,實現電動化;

利用資訊(控制論):數字、模擬晶片對資訊的處理,實現無人駕駛;

本框架基於能力和詳細的處理應用,分為兩大板塊10個環節:

1、電車之腦(CPU、FPGA、ASIC)華為MDC 特斯拉FSD 英偉達Xavier 高通

2、電車之心(MOSFET)華潤微、立昂微,新潔能,聞泰科技,揚傑、捷捷

3、電車之心(IGBT)華虹、比亞迪、中車、斯達半導、新潔能、士蘭微、華微

4、電車之心(第三代半導體)CREE、三安整合、山東天嶽、天科、聞泰

5、電車之耳(V2X射頻模擬)卓勝微、思瑞浦、紫光展銳、聖邦股份

6、電車之眼(CMOS攝像頭)韋爾股份、晶方科技、聯創電子、舜宇歐菲

7、電車之憶(DRAM、NAND、NOR)長存長鑫、兆易創新、北京君正、聚辰

8、電車之屏(LCD、OLED)京東方、TCL科技、維信諾、深天馬

9、電車之燈(LED車燈)三安光電、華燦兆馳

10、電車之杖(超聲波/毫米波雷達)

最後還有產業鏈的上游支撐:封測(長電科技、通富、華天)、裝置(北方華創、屹唐、華峰)、造(中芯、華虹)、IP(芯原)、材料(中環、滬矽、立昂)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環境下行;中美關係惡化;上游晶圓持續緊缺;國產替代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電動市場發展不及預期電車智慧互聯發展不及預期;自動駕駛發展不及預期

正文如下

電動車有兩顆”大腦“:

一個處理數字訊號:是控制論在無人駕駛的應用,其本質是多反應+少預測的特斯拉FSD,其L5 ADAS的算力將高於智慧手機幾個數量級,用CPU、GPU、FPGA、射頻、儲存晶片組成龐大異構算力實時運算將電車喚醒,車載含矽量也將是數量級的提升。

一個處理物理能源:是資訊理論在電池電控的應用,四兩撥千斤的功率半導體,用少量資訊處理控制巨量電流,極大的提高能效和控制精度,其背後需要一系列的半導體器件(SiC、GaN、IGBT、Mosfet)來實現半導體對電能的有效控制。

12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透過各路語音助手(Siri、小愛同學、小度)控制電腦和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