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隨著央行原行長戴相龍在12月13日力挺官方決定,強調網際網路金融有關重要管理法規沒有公佈實施前,暫停螞蟻金融上市是正確的,不能允許網際網路平臺逃避金融監管的說法出臺,網際網路金融憑藉金融科技和人性貪婪的優勢,其壟斷、逃避監管的真面目,一下子被暴露出來。那麼高層集體亮劍,某些網際網路科技金融的小尾巴被揪出來後,網際網路金融的春天,到底還遠不遠了?

這次高層對網際網路金融的集體亮劍,要數12月11日會議的宣告,其史無前例地點明“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此語一出,立即引起中國輿論界高度關注和討論。分析認為訊號非常嚴厲,那就是必須把網際網路金融關進監管的籠子,否則一旦問題爆發,將無比嚴重,而矛頭,則直指阿里、騰訊、美團等網際網路金融科技金融企業。

一般認為,監管當局會對這些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甚至進行拆分,都是可能的。其實高層一直在呼籲創新,但一些資本不專注於創新,卻總是想逃避監管收割韭菜,所以,高層不得不亮劍。但總體看,現在高層對網際網路金融科技的亮劍是在防微杜漸,在這方面甚至不允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所以結論是,高層提倡創新,但現在亮劍只不過是將網際網路金融科技的春天,給穩妥的推遲了。

但同時,這次亮劍是一次非常嚴重的亮劍。是對此前一系列“監管升級”的最高定調。會議傳遞出的關鍵資訊有兩點:第一是高度重視阿里巴巴此類“新型壟斷”,第二是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為個人和集團的貪婪追本逐利猛踩剎車。

其實,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國家一直都在穩步推進,這次亮劍,也並非意外。今年10月24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上海外灘“燒了第一把火”,這與其說是金融科技資本真面目醜陋的揭示,毋寧說是給高層亮劍提供了提前亮劍的時機。所以之後才有了老王同志於同一場合強調“要堅守金融發展基本規律和金融從業基本戒律”,也就是說,中國金融不允許走投機賭博的歪路,不允許走金融泡沫自我迴圈的歧路,不允許走龐氏騙局的邪路。

而之後,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就更加旗幟鮮明瞭,要建立並遵循相應的市場規則,防止金融科技成為規避監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長“贏者通吃”的壟斷的論斷,終於被官方旗幟鮮明展現了出來。

緊接著,在政策層面,政府出臺一系列為螞蟻金服等科技巨頭“量身定製”的緊箍咒。高層釋出《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市場監管總局11月11日釋出《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等一系列檔案出臺,現在正在徵求意見徵訂之中。

其實,這一切的風向大變也不是空穴來風,清醒的呼聲一直都在。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去年8月就曾表態:有人鼓吹顛覆性技術、革命性技術,你要是反對他,你就是“反革命”。這麼做有時只是為了賣自己的產品,有時也是要排斥、打擊競爭對手;當切實加強監管時,還可能打輿論戰。網際網路金融無監管發展已持續一段時間,對於問題和風險,監管部門一直未採取行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以來科技巨頭在“輿論戰”中佔了上風。

現在,對網際網路金融進行監管,終於在高層集體亮劍後,堅定走上了日程。那麼,高層集體亮劍,網際網路金融的春天已經變得很遙遠了嗎?答案是,不是的,防微杜漸式的干預,說到底還是為了讓網際網路金融更健康發展。學農業的人都知道,冬小麥如果長得太旺盛,那麼來年春天就會倒伏減產,或者顆粒無收,所以冬小麥才有了“蹲苗”這一說法,網際網路金融也是一樣,現在確實是到了“蹲苗”的時候了,如果現在長得太旺盛,將來一旦出了系統性問題,那就可不是現在“蹲苗”這麼簡單了。

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從謠言到預言,小米造車會不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