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作為物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將會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進步而得到快速發展,晶片、感測器、通訊模組網路等行業的技術進步將會帶動工業企業的新一輪效率提升,幫助電力、航空、醫療、鐵路、能源等行業提高生產率。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鏈全景圖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鏈可分為裝置層、網路層、平臺層、軟體層、應用層和安全體系等六大部分構成。

其中:裝置層是指包括智慧生產裝置、生產現狀智慧終端、嵌入式軟體及工業資料中心;網路層是指包括工廠內部和外部的通訊;平臺層包括了協同研發、協同製造、資訊交易和資料整合等工業雲平臺;軟體層包括了研發設計、資訊管理和生產控制軟體,是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價值的核心環節;應用層是包括了垂直行業應用、流程應用及基於資料分析的應用;而安全體系則是滲透於以上各層中,是產業重要的支撐保障。

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鏈中,不僅僅是傳統IT企業,而且運營商和通訊裝置提供商、網際網路巨頭、傳統工業裝置廠商、晶片企業和創業公司都參與這場“盛宴”。而在這場“盛宴”中,各個型別的企業的職責也各有所不同:傳統IT企業是將原有的解決方案向工業領域延伸;運營商和通訊裝置提供商是藉助渠道優勢提供工業解決方案;網際網路巨頭是提供工業網際網路基礎平臺支撐;傳統工業裝置廠商發揮了在裝置和細分行業經驗方面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晶片企業是研發低功耗網際網路晶片;而創業公司則是在工業網際網路不同層次或不同環節等細分領域提供專業服務,例如工業網際網路底層資料平臺創業企業。

國家政策規劃產業發展目標

在2018年7月,工信部印發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評價方法》,正式開始了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道路。2019年1月18日,工信部已印發《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同年3月,“工業網際網路”成為“熱詞”並寫入《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在2020年3月6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了《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指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壯大創新發展動能、加快完善產業生態佈局、加大政策支援力度”6方面20條舉措,為我國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地方政策積極配合促進產業發展

全國各省市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陸續出臺政策規劃來促進工業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根據“是否有明確指標”可將這些省市劃分為三類:有明確指標、無明確指標但是最新政策出臺時間為2020年以及無明確指標但是最新政策出臺時間為2020年前。

可以看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規劃表現最為積極的是南方地區以及中部地區;其中有明確指標的省市區更是達到了17個。以廣東省來看,其在2025年將在全國率先建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形成1-2家達到國際水準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立完備可靠的安全保障體系,在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技術產業體系構建及融合應用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家層面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目標及實現情況

從國家層面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目標及實現情況來看,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從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方面來看,截止2020年1月15日,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註冊總量突破20億,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目標。從標準研製及試驗驗證工程方面來看,截止2020年11月初,已釋出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標準117項,國標46項。

發展現狀

市場規模爆發式擴張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總體規模

根據信通院的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總體規模分別為1.42萬億元、2.13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分別為55.7%、47.3%。預計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總體規模約為3.1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約為47.9%。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

根據信通院的資料顯示,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保持穩步增長,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測算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分別為4386億元、53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1%和22.2%。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6520億元,同比增長21.6%。2017-2020年期間,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增長超過93%,年複合增長率達24.6%。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

根據信通院的資料顯示,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部分發展迅猛,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引擎。測算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分別為9808億元、1.60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5.7%、62.7%,佔GDP比重分別為1.1%、1.6%。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約為2.49萬億元,同比增長55.8%。2017-2020年期間,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增長了接近4倍,年複合增長率達70.5%。

競爭格局: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競爭激烈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參與企業

從參與方角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參與企業大致分為五類: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競爭格局

從軟體企業來看,主要代表企業有用友、東方電信等,以Saas服務轉型為戰略目標。在製造業企業中,以三一重工、海爾等企業為代表,其優勢是熟悉生產製造流程但云計算技術較為薄弱;在網際網路企業,以BAT為代表,雖然雲技術領先但是缺乏專業和全面的工業知識;在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方面,華為和寶信軟體等帶領行業可以製造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平臺、應用服務等整體資訊化服務,但云計算技術稍弱;此外,初創企業以崑崙資料、樹根互聯等代表企業為主,其領域專注度高,創始團隊通常來自頭部資訊科技和工業企業,但資金實力較弱。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TOP10

2019年8月,工信部發布了國內前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確立了行業標杆。行業領先平臺在裝置聯接數、數字模型數、工業APP數、活躍使用者數、活躍開發者數等指標方面對比18年均有大幅提升。在2018-2019年,綜合上述指標計算得出的“平臺活力指數”從55.3提升至62.4。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代表企業對比

根據工信部的《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將工業網際網路落地措施歸納至網路平臺、網路基礎、安全保障和融合應用4個方面。在網路平臺領域,東方國信為客戶提供企業級大資料和雲計算產品以及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在網路基礎方面,中國電信客戶提供企業級大資料和雲計算產品以及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在安全保障領域,企明星辰為政企使用者提供網路安全軟/硬體產品、安全管理平臺、安全運營與服務;在融合應用方面,安信軟體傳統主營鋼鐵資訊化業務,此外立足鋼鐵資訊化產品朝其他行業橫行擴充套件,持續佈局工業網際網路、5G等新興領域。

前景預測 總體規模將達到9.42萬億元左右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總體規模

考慮到工業網際網路的跨界性質,很多產業可能將會從中受益,尤其是中小軟體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包括大資料、雲計算等企業、智慧製造企業等。作為物聯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將會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進步而得到快速發展,晶片、感測器、通訊模組網路等行業的技術進步將會帶動工業企業的新一輪效率提升,幫助電力、航空、醫療、鐵路、能源等行業提高生產率。前瞻根據近年來的相關政策以及年複合增速測算出2025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總體規模將達到9.42萬億元左右,這將為智慧機器人、新型工業軟體等軟硬體領域帶來發展機遇。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

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將保持穩步增長,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提供堅實基礎。前瞻根據近年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的年複合增速和相關政策預測2025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1.96萬億元左右。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

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部分發展迅猛,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引擎。前瞻根據近年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的年複合增速和相關政策預測2025年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將達到7.46萬億元左右。

更多熱點資訊請關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湖北分聯盟(AII-Hub)

18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搶Google的市場份額?亞馬遜推出實時翻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