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我:

朋友:

我也看到了,這是前幾年在廣州的講話,被換了題目

美國反壟斷要經歷漫長的官司,最終是否能夠打下,還是問題。中國走的是行政程式,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隨時隨地,連辯解的餘地都沒有,十幾天就必須要繳納罰款,危害比美國大多了。當年微軟就是這樣離開中國的。

我:

當初茅臺不準經銷商減價,就被反壟斷法罰了一個億!

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經銷商是在賣我的貨,是我的呀!

賣多少錢當然是我說了算啊

這算什麼壟斷?

幸好茅臺明智,知道自己是對的,罰款照交,但不準經銷商胡亂減價的戰略堅持不改

才有今天遠遠甩開其它白酒行業的絕對龍頭的地位

朋友:

連奧組委都能罰

我:

現在就只能指望還是在作作秀,畢竟50萬罰款跟當年茅臺被罰了1個億是差得遠了

朋友:

後面肯定有大的

我:

就是不知道動機是什麼

是作個秀安撫一下社會上無知者無畏之輩的憤青情緒,所以罰得不多

還是個先導

因為當年罰茅臺可是一上手就重罰,沒有什麼先來個小的,後面再來大的

朋友:

社會上的情緒是誰煽出來的?

我:

早就有很多這種憤青,多的是,不足為奇的

我在知乎這類號稱知識分子扎堆的地方逛逛,都一樣是一提騰訊就黑,一說阿里就罵

朋友:

我不認為是憤青,憤青只會跟著走

因為上面不喜歡他們

我:

真的不是,早就這樣

只不過這些言論以前進不了官媒

有些情緒是最近才煽動起來的,這個我知道

比如針對螞蟻

以前大家都是誇的

特別是螞蟻森林,認為是做環保慈善

第一次推遲上市時,我看那時的民間言論還很平和,支援反對各一半,但對於螞蟻是否能上市,還是抱著善意的態度,希望它最終能上

到第二次推遲上市之後,明顯整個風向就變了

一面倒地喊打喊殺

朋友:

現在反壟斷的呼聲是一邊倒

我:

支援對阿里騰訊搞反壟斷倒是一直都是盛行的

只不過喊得激烈不激烈的區別而已

一提起阿里騰訊,都說應該拆

要反壟斷

民間一直是這個言論的,我知道,因為我一直有留意

只不過沒有現在那麼鋪天蓋地、言辭激烈

經濟學教科書的洗腦很嚴重的

你去翻翻知乎的言論,因為有發表時間,你能看到早就有這些言論的

朋友:

美國自從上次訴微軟之後,再也沒有什麼大的反壟斷,這都二十年了

再之前就是AT&T、標準石油,都能數得出來

我:

是啊,但現在美國也又要搞反壟斷了

之前不是將谷歌、FACEBOOK的頭腦都拉到國會去聽證會嘛

中國現在也跟進

還有更早的,是洛克菲勒

那一代是最早的

朋友:

對呀,聽證之後也沒有下文了嘛

如果司法,估計還得幾十年過程

我:

有下文啊

朋友:

拆了?

我:

現在要禁止FACEBOOK收購個什麼公司

我昨天才在觀網看到的新聞

朋友: 執行了?

我:

在推動

美國的官司要搞很久的

FACEBOOK在申辯,說這個收購已經向政府申請過,已經獲得批准的,批准也是你們,現在說要禁止收購也是你們,在罵美國政府出爾反爾、前後矛盾呢

朋友:

中國不用打官司,這是最可怕的

當年打合生元奶粉,你不記得了嗎?

我:

我記得啊

這個更搞笑

那個合生元的市場佔有率只有幾個百點

朋友:

現在是牆倒眾人推

我:

這是你平時不看網,只看官媒新聞

現在是官方也大造輿論

但阿里騰訊需要被反壟斷這種觀點在民間流傳已久

只是官方從來不提而已

現在是官方也來摻合了

朋友:

官方表態,下面就更嗨了

我:

那是肯定的

朋友:

上次教授給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講話,他們明確表態,教授的觀點是對的,因此一直都不管

我:

以前我看到過層級算是最高的,認為要反阿里騰訊壟斷的,是方東興這傢伙

就是被薛兆豐懟過的那個

但與他同樣層級的所謂網際網路專家也寫過文章說網際網路行業跟傳統行業不一樣,壟斷不是問題,不需要反壟斷

朋友:

現在上面的態度已經180度轉變了

我:

我知道,我是反駁你說這種觀點以前沒有

以前早就有了,只不過一直在民間流傳而已

雖然支持者眾,但因為沒有官方刻意地支援引導,說白了就是沒有水軍興風作浪

所以沒有進入像你這樣不會留意網際網路的人的眼中

朋友:

下面什麼觀點都有,但是上面的觀點才會影響政策

我:

下面不是什麼觀點都有

關於阿里騰訊要不要反壟斷這事,下面的觀點就是一邊倒地支援反的

這就體現了經濟學教科書誤人子弟、害人不淺的問題

錯誤進入了教科書之後,大家都盲目地接受

有點思考力的中層,就是方東興那個層面,反而是兩種觀點都有,以前是平和地辯論

到了政府的高層,以前是完全不理睬的

現在連高層也被忽悠了,這個觀點卻還非常有民意基礎

所以就很恐怖了

要是沒有民意基礎,也翻不了多久的風浪

好比當年對茅臺反壟斷

大家都知道茅臺是天生壟斷,但沒有人認為應該反它

所以就算高層不知道為什麼腦子抽筋了,用反壟斷罰了茅臺一個億

但也然後就沒然後了

茅臺交了罰款之後繼續堅持自己的正確戰略,也沒再罰了

現在的麻煩是這個對阿里騰訊搞反壟斷,確實是有民意基礎的

高層如果腦子抽起筋來,上層與下層互相反饋加強氣勢

就不知道會不會沒完沒了

嗨起來就容易一直瘋狂

所以你不重視民間一直都堅信應該對阿里騰訊反壟斷,只重視高層的態度變化,是不對的

有民意支援的政府惡法,是最可怕的

朋友:

真的沒有想這麼遠

我:

我跟蹤了很長時間,所以深知這種被經濟學教科書洗壞腦的普通人這種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一直都存在,絕對不是現在才被官方煽動起來的

反而是現在官方開始利用這種民間長期存在的錯誤觀念為自己樹立做了正確決策的形象

但現在我還不能肯定高層是不是真的被忽悠了

還是因為螞蟻金服上市那件事做得太糟糕引起利益團體反撲

於是官方藉此機會敲打敲打

不是真的相信這些高科技公司的壟斷對國家社會有害,而是覺得以馬雲為代表的靠高科技發財的富人想挑戰我政府的權威,我要敲打你們一下

我從觀察到的現象,暫時做這樣的判斷

現象一,罰款只是50萬,對於這些巨頭來說是九牛一毛不用說,橫向跟當年茅臺一上手就罰了一個億,縱向跟農行對養老金帳戶收管理費就被罰了將近200萬相比,都是很輕的

當然原因可能是你說的這只是開頭,後面會更有更重的

但原因也可能是我說的,只是輕敲一下,還是不想傷了它們的筋骨

現象二,罰的物件全是被新聞媒體大肆報導過的、引起民憤的事情

迎合民意輿論的跡象非常明顯

像美國當年真的要反壟斷時,打的都是很複雜的事情,如教授演講裡提的什麼石油公司斬三刀,這普通人根本不懂,也不會成為新聞大肆報導

當然,原因也可能是因為中國政府也不懂複雜的,就揪著新聞報導過的、自己知道的事情來打

關鍵的侷限條件還不足夠,難以做出非常確定的解釋,所以我也只能是繼續看下去,看到更多現象後才能掌握更充分的資訊,做出更準確的推斷

民意既可怕,也不可怕

關鍵在於官方是不是真的被民意牽著鼻子走

如果官方真的也認同民意,或者其實自己沒立場,完全只想迎合民意(民主國家的政客就是這種情況),民意就可怕了

但如果官方其實有自己的想法,並不認同民意,只是覺得這個民意剛好適合現在給我利用一下,於是順水推舟利用一下,那麼民意就不可怕,因為官方其實還是清醒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愚蠢或無恥的上層會不懂利用水或利用水利用得過了頭,而被水淹死;但明智的上層就懂得恰到好處地利用水,讓水只做載舟的事情,做不到覆舟的禍害

5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衛龍“真辣”,正式宣佈不再給社群團購平臺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