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半導體行業最熱門的訊息,無疑是中芯國際在七年之後再度內訌。之前折戟武漢弘芯的蔣尚義迴歸,擔任副董事長,可謂一手掌控了中芯的未來;而原CEO梁孟松則公開表示不滿,憤而提出辭職。中芯國際的這出鬧劇,讓吃瓜群眾可謂看得津津有味。
不過若說這只是中芯的權力鬥爭,那隻怕顯得太過草率。特別是放在目前的環境下,在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國防黑名單,技術發展和產能受到遏制之際,蔣尚義的迴歸並擔任高管,多少有點“中芯救世主”的味道。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芯國際這一人事變動,更像是在生存危機之前的無奈之舉,背後恐怕有著更深的含義。
中芯國際這幾年的發展不可謂不迅速,其中梁孟松功不可沒。自梁孟松從臺積電出走,掛帥中芯國際以來,中芯國際在技術上的進步顯而易見。不但攻克了14nm製程,甚至在7nm製程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中芯國際本應該在明年就開展7nm的風險性試產。
但問題在於中芯國際目前受到美國的遏制,不但買不到EUV光刻機這樣的關鍵裝置,同時像晶片製造的高階應用材料,也無法從美國廠商那裡獲得。如此一來,中芯國際之前的發展計劃幾乎成了空談,一些本可以落實下去的生產計劃也不得不停滯不前,比如中芯N+2的研發,就必須要用到EUV光刻機,這對中芯國際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儘管中芯國際多次宣告美國的遏制對現階段自己的業務不產生重大影響,但實際上對於技術和裝置嚴重依賴海外的中芯而言,這一打擊有多大大家都心知肚明。雖然現階段中芯國際後備材料還比較充足,可以繼續完成客戶訂單,但先進製程的研發顯然難以持續,同時斷供後的生產危險猶如一把利劍置於中芯頭頂。
所以對於中芯而言,現階段最關鍵的就是如何獲得更先進的裝置和原材料,以及在受到美國限制後,如何發展一條新的生存之路。而這才應該是中芯國際邀請蔣尚義迴歸的原因。很顯然,雖然蔣尚義之前在武漢弘芯被坑了一把,但是在有限的時間裡,蔣尚義從ASML那裡買來了國內首臺EUV高階光刻機,可以用來生產14nm以下的晶片,和ASML之間的關係相當好,這或許也是中芯國際看重的地方。
業內有不少人認為,在蔣尚義的幫助下,中芯國際至少可與ASML進一步好好協商,同時尋求避開美國製裁的研發或採購方式。另外對於蔣尚義本身而言,作為半導體業內的大佬,之前武漢弘芯爆雷事件對他的影響很大。而回到中芯,對於他自己實現自身價值,洗去武漢弘芯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尤為重要。所以據悉蔣尚義這次迴歸中芯的薪酬其實遠遠不及當年在臺積電的薪酬,當然這也未必就是蔣尚義所追求的。
另外對於中芯國際而言,傳統的晶片代工在發展上似乎也受到了現實的一些限制。特別在傳統晶片工藝已經達到7nm,甚至現在往3nm和1nm發展的時候,中芯國際自身實力不如臺積電和三星也是鐵一般的事實,所以可以預見先進晶片的訂單未來會繼續大量流向臺積電和三星。
同時由於技術的進步,同步造成晶片製造的成本大幅提升,按照之前蔣尚義的理解來看,新工藝投片的成本至少5億美元,出片時間長達4至5個月,那麼晶片製造廠商至少需要賣20億美元金額,才有可能回收高昂的設計成本,這對中芯國際的而言,難度也是頗高,畢竟中芯國際的財力和訂單,都是不如三星和臺積電的。
目前三星、臺積電、Intel都在積極發展先進封裝和小晶片,而這顯然也是未來半導體發展的一個趨勢,中芯顯然希望可以藉助蔣尚義的迴歸,在這部分獲得積極的進展,而且還可以避免美國的一些相關限制,進而在未來的半導體行業中拿到較重的話語權。
所以在我們看來,蔣尚義迴歸中芯國際,這更像是中芯自己改變思路的一個產物,而中芯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就是犧牲梁孟松這個技術大能。當然如果說這樣就能扭轉中芯的形式也未免太過於樂觀,短期內美國顯然不會放鬆對中芯國際的限制,所以我們也無法確定蔣尚義是不是就是中芯國際的救世主!
不過現在正處於晶片缺貨,各大廠商瘋狂下單的時期,中芯國際僅憑14nm製程就能暫時活得比較滋潤了,而且對於中芯國際而言,未來必然會獲得大量來自國內的訂單,只要能持續獲得晶片製造的原材料,那暫時性的技術停滯其實不會致命。對於中芯而言,如果蔣尚義能和ASML談下來EUV光刻機固然好,如果實在不行,那麼走先進封裝以及小晶片的發展之路,也會有較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