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社群團購的問題被大家熱議。畢竟,涉及到人民群眾“菜籃子”的問題,人人都會關注。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就釋出了《電商“菜品社群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禁止不正當競爭,阿里巴巴、美團等已經簽字。剛好,最近對於網際網路平臺的“反壟斷”問題也被大家熱議。阿里巴巴等三家網際網路巨頭因而被處以罰款。很多人就說,網際網路巨頭們這是想要壟斷菜市場、壟斷大眾民生啊,包括社群團購在內的很多網際網路平臺服務,都是低價傾銷,都是不正當競爭,都是為了壟斷啊。但其實還是需要釐清一些誤解。社群團購“火”了社群團購這次“火”了,有很多原因。其實,早在2013年就有社群團購網站上線,居民透過商家網站,對其提供的團購產品或服務進行選擇,繼而電話預定,此後進行消費。所以,大家不能說,“社群團購”就是個破天荒的新事物。其時,這種購物方式似乎也並沒有獲得多大程度上的“成功”,因此作為“小眾”事件,並不曾獲得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但是今年以來,因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巨大影響,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極大影響,一度“停擺”。這種特殊情況激發了網際網路場景中的交易繁盛。很多人認為至少還要三十年才會獲得成熟市場認可的線上教育一夕之間成為了民眾的“標配”,線上下商業普遍遭遇“寒冬”的時候,線上商業卻正相反,熱火朝天。尤其是疫情肆虐導致一些城市“禁足”,解決生活保障的最好方式就是利用網際網路工具進行生活用品和飲食蔬果的預訂、分配和傳送。此時,由於社群團購已然興起,網際網路巨頭們當然嗅到了商業前景的美好氣味,它們紛紛加入,並用盡各種手段爭奪“流量”,無論是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還是滴滴、騰訊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基本上都以投資或者成立事業部的方式佈局了社群團購。值得注意的是,說是“佈局”,主要方式之一可能就是“撒幣”。透過高額補貼的方式獲取客戶流量,似乎已經成了網際網路企業們最熱衷、也幾乎是唯一的方式。而這一次,本該喜聞樂見喜大普奔的人們開始了對“撒幣”行為的審美疲勞。一篇關於網際網路巨頭高額補貼社群團購“殺死了”基層菜販生存機會的文章被廣泛轉發,成了壓在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天下苦網際網路巨頭久矣天下苦網際網路巨頭,久矣!不得不說,天下得益於網際網路,雖不算久,卻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近年來,人們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印象,更是牢牢定在了“人精、錢多、速來、速撤退”上。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們藉助網際網路帶來的流量效應和平臺效應,上下左右進行產業鏈的延伸,上至產業的生產、原料源頭,下至產業終端的商品、服務,左手抓住文化娛樂,右手捏住金融血脈,實現了其在社會中的奇經八脈大迴圈。加入新行業,用什麼辦法呢?買!如果說是買廠子、買公司,那聽上去似乎太平凡了。重要的是要買客戶、買銷量。各種高額補貼五花八門,網際網路公司們的生意似乎不需要贏利,不需要毛利,不需要淨利,他們只要客流量。從電子商務,到網際網路打車,到網際網路定外賣,到共享單車等等,無一不是在走這條路。這條路徑也就逐漸被大家看得更清楚。一開始,是“搶人大戰”,即無所不用其極的花錢補貼獲取客戶流量,各種免費、倒貼的商品服務教人眼花繚亂。你補貼乘客低價乘車,我就讓司機收入更高。你把魚翅賣成盒飯價格,我就把盒飯白送給你。你把共享單車的押金降低,我就索性不要押金。人民群眾很高興,白白得利嘛。然而,天下沒有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出來受補,總是要還的。結局往往有兩種,一種是,公司的“龐氏遊戲”難以為繼,高層捲款逃走,留下一地爛攤子,像是共享單車和一些長租公寓;另一種是,某個公司終於殺出重圍、一統天下,只是,到了普天之下莫非我土的時候,定價權就全在我手,不但沒有了補貼,還可能發生漲價、排他性條款、殺熟等問題。像是滴滴打車、攜程等被反映的一些問題。
轉自12月16日澎湃新聞
#社群團購到底在玩啥##社群團購##社群團購燒錢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