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過去,基站建設得靠工程師上站爬塔進行勘測和驗收,而現在只需拿出手機拍拍照,再將照片傳送到雲端,就可以自動算出天線的高度和方位角,自動判斷工程質量是否合格了。

過去,鋼鐵廠的工人得坐在廠房上空的駕駛室裡操作天車,工作環境惡劣、危險,而現在有了5G+智慧天車,工人們坐在冬暖夏涼的排程室裡遠端操控就可以了。

說起數字化轉型,搞通訊的同事們應該都能感受到,今天,無論在電信業自身領域內,還是在電信業正在賦能的各行各業,很多場景都開始實現了數字化。

但是,這些數字化場景,不過是數字化轉型大潮到來之前的一朵朵小浪花而已。隨著5G、AI、雲等創新技術的成熟,一場轟轟烈烈的數字化轉型浪潮正在湧來。那面對這波大浪潮,運營商怎樣才能系統、全面的實現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並更快、更好的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

2020年12月3日,華為舉辦首屆技術服務夥伴大會,來自電信運營商、行業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媒體的朋友們和華為一起分享了在面向未來的運營中,開放平臺和能力,構建合作體系,助力運營商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與來自多個行業的合作伙伴一起釋出華為技術服務夥伴計劃

自己的狗糧自己先吃:由點及面實現自身數字化轉型

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GTS),作為華為負責全球運營商網路的交付、維護、最佳化,以及相關軟體開發工作的部門,從2017年開始就提出了“Digital GTS”戰略,下定決心擁抱數字化、擁抱平臺化,用數字化、自動化技術來改變自身的工作方式,改變整個行業的工作方式,乃至改變整個世界的工作方式。

自己的狗糧自己先吃。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總裁湯啟兵透露,為逐步實現Digital GTS願景,華為GTS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使能自身,將自己所有的交付、維護、最佳化等工作,以及相關資料、資源、經驗、知識都遷移到數字化平臺,實現自身的數字化轉型。

一路走來,華為GTS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主要經歷了從點到線,再從線到面的實踐過程,逐步構建和驗證了平臺與業務能力。

從2017年開始,華為GTS開發了數字化勘測、基站智慧設計、質量線上稽核、干擾智慧分析、PS故障輔助分析等多種數字化工具,大幅提升了工程交付和網路維護工作效率。但這些數字化工具都是單點式的技術突破,沒有實現整個工作流程的打通。以工程交付為例,整個流程包括站點勘測、裝置到貨、裝置安裝、裝置調測、工程驗收等,而數字化勘測和質量線上稽核等數字化工具只是單點式的應用於各個環節。

接下來,華為GTS基於數字化平臺GDE( General Digital Engine),按照作業流程將所有單點工具由點連線拉通,實現了各項工作流程自動化閉環。比如,在工程交付方面,實現了從勘測、到貨、安裝到調測、驗收的整個流程自動化;在網路維護方面,實現了從統一監控、故障識別、故障定位到故障修復的整個流程閉環。

由點到線拉通了單項工作流程還不夠,從2019年開始,華為GTS基於GDE平臺實現了工程交付、維護、最佳化等各項工作的資料無縫流通,進一步實現了跨線、跨域連通所有工作流程。

正是這樣從點到線,再從線到面的逐步實踐,華為GTS將其在運營商網路規劃、建設、維護、最佳化、運營領域持續構建的數字化能力和資產,不斷承載於數字化平臺GDE之上,實現了全流程、全場景打通的數字化交付和維護能力。

把複雜留給自己,把簡單留給客戶:平臺和能力開放助力運營商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其實,我們很多好的idea來自我們的客戶。”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副總裁遊江濤表示:“我們將原來積累的內部技術和應用,與客戶在規建維優中的場景、流程,以及遇到的一些痛點相結合,開發出了ISDP、AUTIN、CWR、ADO等數字化解決方案。”

眾所周知,網路的規建維優工作主要由運營商、裝置商以及服務商協作完成,華為GTS基於對運營商網路交付和維護工作的豐富經驗積累,構築數字化平臺的同時,運營商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化升級,以實現網路運維運營工作降本增效。與此同時,運營商也在利用自身的數字化能力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不言而喻,如果華為GTS將已驗證的平臺和業務能力開放,再聯合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創新,不僅能幫助運營商實現自身數字化轉型,更重要的是還能助力運營商使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

這正是Digital GTS要實現的第二步目標,即透過開放的數字化平臺,與運營商和合作夥伴攜手創新,實現業務能力外溢,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

為此,華為GDE數字化平臺提供四大核心能力開放:低門檻、高效率的應用開發能力,資產積累能力,高效能的資料處理和計算分析能力,以及安全可信能力。

低門檻、高效率的應用開發能力

GDE平臺提供低程式碼開發能力,可幫助客戶快速開發自己所需要的應用和產品;平臺還集成了資料編排、流程編排、應用編排、UI編排、API呼叫等八大編排能力,具備一體化編排能力,可幫助客戶系統化構建業務流程,比如客戶可快速構建從網路告警、效能等資料採集,到資料建模、資料分析,再到透過API呼叫網路操作的閉環的網路故障自動化處理流程;同時,為了適應敏捷開發和變更需求,平臺支援DevOps自開發、自運維能力。

資產積累能力

一方面,基於華為GTS全球幾萬工程師三十年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平臺沉澱了豐富的資產庫,這些資產既有與電信領域相關的,也有適用於各行各業的通用資產,運營商和各行各業都可以呼叫這些資產來進行應用開發;另一方面,平臺還提供資產開發管理平臺,透過該平臺,合作伙伴可以自己去構建和沉澱資產。

資料處理和計算分析能力

平臺具備大資料算力和實時處理能力,可對收集的海量資料進行高效能處理和計算,從而可使能遠端控制、AI質檢等各種智慧化、自動化應用。

安全可信能力

平臺提供安全可信的雲、邊緣、終端技術底座和統一技術棧,具備韌性架構、安全防護等能力。

“我們的思路就是要真正做一個開放性的系統,真正能夠為生態所使用的系統。”湯啟兵表示:“我們強調這個系統要夠簡單,要把複雜留給自己,簡單留給我們的夥伴和客戶。”

據悉,目前華為GDE平臺已在全球12個區域,170個國家,400多家運營商中使用,聚焦了大約18500個開發者和31萬註冊使用者。

與合作伙伴共存共贏,讓生態大樹枝繁葉茂

運營商要實現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並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最終將數字化技術和創新帶入到未來智慧世界的每一個環節,這個過程中會涉及海量場景的數字化,只有開放的平臺當然不夠,還需要全行業的夥伴們通力協作才能完成。

“在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華為的力量是單薄的,我們需要我們的合作伙伴一同參與進來。”遊江濤說:“我們會在平臺上構建一些主流場景應用,但對於大多數的場景,我們希望透過平臺能力開放給我們的合作伙伴,讓大家一起來創新。”

他接著表示,如果把這個生態比喻為一棵大樹,華為主要要做的是深深地向下紮根,並做強和打通樹幹,但要讓這個生態大樹枝繁葉茂,需要合作伙伴與我們一起完成。

為此,華為“GTS合作體系之樹“從五個層面構建和發展:一、深度鑽研和探索,持續投入全域性數字化技術開發,持續打牢生態大樹的根基;二、構建開放的數字化平臺,透過隱藏複雜性的方式來簡化資料、自動化、編排開發能力開放,讓平臺成為業務敏捷和智慧的主幹;三、基於統一的數字化平臺,讓業務場景和核心能力枝繁葉茂,承載夥伴場景化創新;四、透過牢固的樹根、健壯的樹幹和豐富的樹枝,持續向夥伴提供養分和發展空間,讓夥伴基於開放的平臺和業務能力,實現商業成功;五、制定夥伴政策和服務體系,保護合作成果,讓它可持續健康發展。

“我們深知,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與合作伙伴們共存共贏,並守護合作伙伴的長遠利益,才是整個生態系統成功的關鍵要素。”湯啟兵在演講最後用堅定的語氣說道。面向未來,華為GTS將持續構建易用的數字化平臺和核心業務能力,堅持能力開放,用三到五年的時間,透過數字化、智慧化和平臺化技術,與夥伴一起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讓運營商、行業夥伴都能成功受益。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網際網路行業繁榮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