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但我認為從貨幣的本質來看,現金作為現代社會最基本的貨幣形態,其無門檻的支付手段和可隨時實現完成交易的廣泛適用性,註定了現金長期存在的基礎。現金支付與數字支付應該是互補關係而非替代關係,過度的無現金社會會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1. 失去了發展普惠金融讓社會各個群體都能平等享受基礎金融服務的初衷。因為數字支付需要網路的普及和使用者的操作水平配合方能實現交易,而我國目前還有將近70%的老人群體在數字支付方面存在無法操作的問題。

2. 無現金社會,意味著所有支付行為只能透過少數幾個金融機構搭建的支付模式進行,平臺的穩定性及平臺對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保密性直接影響著使用者財產和個人資訊的安全性。

3. 失去了現金充當商品交換媒介外的其他特殊功能。一是現金具有的文化價值功能,每種貨幣都有其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教育意義功能。二是現金是商業銀行加強與消費者互動的紐帶功能。

4. 削弱了銀行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晴雨表功能。無現金社會,代表銀行會失去大批現金業務功能,對經濟走勢的資料體現會有一定程度的失真。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電商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