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獨具慧眼的任正非一拍板,決定提前啟動5G研究。當時全世界還停留在3G時代的末尾,顛覆大眾生活方式的4G時代還要等上兩年,這個極具前瞻性的決定讓華為在5G賽道上佔盡先機。截至今年6月,華為5G憑藉3147件專利坐穩全球第一,任正非也大方承認:華為5G裝置領先全球12-18個月。
在1G-4G時代,美國企業一直掌握著話語權,專利費收了一茬又一茬。而華為5G的超越切斷了躺著賺錢的路子,引發美國一系列極限打壓。一方面徹底斷了華為獲取晶片的一切途徑,另一方面特朗普親自下場,以國家安全為由勸大家不要用華為5G。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國家一直替華為發聲,也有一些迫於壓力站到了華為的對立面。最典型的無疑是英國,始終在合作與否的問題上拿不定主意。
最新訊息,近日又有兩個國家調整了對華為5G的態度,一個是德國,一個是瑞士。12月17日德國通過了一項"IT安全法",其中提到允許華為等海外企業的產品參與德國市場,但必須確保安全性。業內人士表示,德國正在釋放一些積極的訊號,尋求與華為合作的可能性。與此同時,此前一直對華為5G保持中立的瑞士突然倒戈,再次對華為關閉5G市場的大門。華為5G成了燙手山芋?實際上,華為5G的優勢全球有目共睹,但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讓歐洲國家不得不反覆斟酌,將風險降到最低。
不過,留給歐洲國家思考的時間不多了。送走榮耀之後,任正非開始進行反擊。一方面,國外市場打不開,華為將焦點轉移到了國內。近日,華為與農業農村部達成戰略合作,將提供5G、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援,推動中國農業向現代化轉型。
這釋放了一個關鍵的訊號,華為正在關注中國的下沉市場,這些地區有巨大的施展空間,華為的技術可以在這裡實現共贏。而不久前美媒警告稱,中國已經找到了下一個增長點,華為正在觸碰西方的第二條敏感神經。
76歲高齡的任正非依舊眼光獨到,華為5G是全球唯一覆蓋"端管芯"的解決方案,在低時延和穩定性上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是金子總會發光,中國14億人口是華為5G最大的市場。
有人說,美國舉一國之力打壓一個民營企業,在全球實屬罕見。個人認為,中國華為能在全球超級大國的極限施壓下見招拆招,足以稱得上是奇蹟。而這離不開任正非的大格局,正如《任正非,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中的一句:"要在茫茫黑暗中,發出微弱的光,才能帶領團隊走向勝利"。
任老真是辛苦了,對比起那些只會玩金錢遊戲的首富們,格局真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