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昨天還有不少人質疑對網際網路企業的監管是否必要,今天某企業又因為“大資料殺熟”上了熱門新聞。只要你上午搜搜關鍵字“大資料殺熟”,就能看到,幾乎隔段時間就有企業因為“大資料殺熟”被罰款上熱。為什麼如此普遍,卻屢罰不止呢?

雖然沒有人會承認“大資料會殺熟”,但這卻是必然。很簡單的道理,平臺鉅額補貼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最終是要變現收回的,而且不是做慈善,還要有收益。那麼當規模形成壟斷,補貼不再,大資料演算法最大的優勢就是知道你的消費偏好。特別是當你對價格有不敏感時,一切都是必然的結局。所以對“大資料演算法”的監管很有必要。

我欣賞價值觀明確的人,正確的價值觀應該站在良知的一邊,而不是贏者錢多的一邊。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六看快手:“佛系”快手究竟快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