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易果生鮮CEO張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因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易果生鮮(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雲象供應鏈(上海雲象供應鏈有限公司)以及安鮮達(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正處於破產重組階段,具體細節不便透露。
這個成立於2005年,幾乎是最早進入生鮮電商賽道的鼻祖企業,終究是倒在了競爭激烈的“戰場”裡。
從曾經的寵兒變成“棄子”,雖然極力挽回,但終究沒能阻止,易果生鮮CEO提起來也不免唏噓。
融資7輪,曾經風光無兩
作為中國最早的生鮮電商平臺之一,企查查顯示,易果生鮮曾先後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
這其中多次都是來自阿里巴巴、阿里旗下雲鋒基金及天貓的投資,2013年,易果生鮮獲得了天貓超市生鮮的運營權,成為阿里翼下企業。
被巨頭大佬們"左擁右抱",一時之間,易果生鮮風光無限,佔盡先機,成為炙手可熱的生鮮電商平臺。
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對媒體透露,2017年易果集團GMV(成交金額)達100億,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彼時他預計易果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
然而阿里一邊護著易果生鮮,規模越來越大,2017年,甚至將超過9成的天貓超市業務交給易果生鮮。
但另一邊,阿里於2015年成立盒馬鮮生,此刻它的“親兒子出生”,此後重點培養,業務幾乎與易果生鮮重合。
就在易果生鮮憧憬著2018年實現盈利的同時,當年的“雙十一”,阿里給易果生鮮定的目標並沒有完成,而這,幾乎是易果成為“棄子”的導火索。
同年,即2018年12月,阿里組織架構調整,易果生鮮將此前負責的貓超生鮮運營轉交給盒馬鮮生。
自此,喪失了天貓超市生鮮運營權的易果生鮮業務直線下降,被迫開始從C端轉型B端。
在相關專家看來,這是易果生鮮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阿里的擺棋造成易果生鮮面臨‘兩難境地’。同時團隊自身存在問題,這些都加速了易果生鮮的‘倒下’。”莫岱青稱。
窘境難破,生鮮電商到底還是不是“藍海”?
行業深耕14年的鼻祖不堪重負終究倒下,讓人惋惜卻又不以為奇。
因為易果生鮮絕不是第一個倒下的生鮮電商企業。
2019年5月,社群生鮮超市鮮生友請宣佈全部門店暫停營業。
2019年11月,生鮮電商平臺呆蘿蔔宣佈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社群生鮮電商妙生活也黯然離場。
2019年12月,生鮮電商吉及鮮CEO臺璐陽宣佈公司融資失敗,盈利不達預期,進行裁員、關倉。
“目前國內有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4%盈虧平衡,虧損佔到88%,有7%是鉅額虧損,而最終盈利的僅有1%。”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
生存環境不盡如人意,但卻又是最吸引資金入場的賽道。
網經社“電數寶”監測資料顯示,生鮮電商行業融資事件頻繁,融資事件最高峰出現在2015年,達到67次,同比增長68%。在之後兩年出現短暫的回落後,2018年融資事件達到28次,同比增長115.38%。
在2018年融資金額創下新高,達120億元,同比增長128.31%。資本市場看好中國生鮮電商也是預見了中國生鮮市場存在的巨大潛力。
當然,這也說明了在生鮮電商賽道想要更好的存活,更需要資金的加持,換句話說,就是需要“燒錢”。
科爾尼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賀曉青曾說,生鮮電商之所以難做,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供應鏈不好管理,損耗率比較高,此外,生鮮配送的實效性也導致了成本的居高不下。
但是,正是有了這些痛點的存在,才給了生鮮電商平臺反轉存活的機會,只要做好供應鏈管理,降低損耗率,明確定位,提升顧客回頭率,即便競爭激烈,也有可能走的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