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遭遇,讓我們意識到,必須要有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於是,國內大量熱錢湧入晶片製造行業,讓中國文明再度復興。
然而,我國在發展半導體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不少的“記憶”,如“武漢弘芯”的爛尾事件,讓我們反思,只有錢不行,還要有人、能人,方可成事,否則,智慧事倍功半!
晶片巨匠再入中芯國際眾所周知,晶片製造屬於重資產行業,需要有“高度”的人領導,中芯國際經歷過幾十年的發展,終於悟出了這個道理,終於請來了武漢弘芯的技術牽頭人蔣尚義,任中芯國際的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兼戰略委員會成員!
蔣尚義,1997年加入臺積電任副總裁,牽頭了0.25μm、0.18μm、0.15μm、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及16nm FinFET等關鍵節點的研發,使臺積電的行業地位從技術跟隨者發展為技術引領者。
2016年12月,加入中芯國際,擔任中芯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在中芯國際任職期間,他將中芯國際的晶片製造工藝從28nm推進到14nm,並且也取得了12nm的技術突破,2019年離開中芯國際。
2020年6月辭去武漢弘芯的執行長、董事等職務。
雖然蔣尚義在武漢弘芯的這段工作經歷是失敗的,但是,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此次蔣尚義再入中芯國際,將必定能快速提升晶片的製造工藝,實現中國芯的巨大跨越。
中興發生內訌中芯國際擁有張汝京、梁孟松等晶片行業巨匠,現在蔣尚義的加入,對中芯國際來說是如虎添翼,擁有了與臺積電一較高下的能力,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由於蔣尚義的加入,中芯國際發生內訌了!
梁孟松的請辭,看似是面子問題,實際上是一場權力爭奪戰,如果中芯國際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中芯國際的未來發展就真的不好說了!
在現在這個歷史大變局中,中芯國際此刻發生內訌,可不是一件小事,關乎我國半導體行業是否能大踏步前進。
目前,中芯國際的晶片製造工藝是國內最先進的,肩負著“中國芯”崛起的使命!
華為迎來轉機華為由於某種原因,不得不打造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現在,華為的晶片加工廠二期工程已經完成封頂,就等投入使用。
眾所周知,華為在發展過程中,太過於注重輕資產的投入,現在擁有的人才也都屬於輕資產行業的,此時,進軍晶片製造行業,急缺半導體制造行業的人才,尤其是領軍人物。
如今,梁孟松已從中芯國際離職,如果華為能請回這尊大神的話,其晶片加工廠必定能在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
今日話題:梁孟松會加入華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