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機,似乎一直是阻礙國內半導體發展的關鍵
像這幾天中芯國際的梁孟松還表示"28nm, 14nm, 12nm, 及n+1等技術均已進入規模量產,7nm技術的開發也已經完成,明年 四月就可以馬上進入風險量產。5nm和3nm的最關鍵、也是最艱鉅的8大項技術也已經有序展開, 只待EUV光刻機的到來,就可以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現在EUV光刻機光刻機被荷蘭ASML所壟斷著,由於老美的制裁荷蘭ASML也無法向我們提供到高階光刻機。
再加上中芯國際的表示,似乎中國芯的崛起就差一個光刻機,但即便是有了光刻機,也不一定能夠做的起來,武漢弘芯專案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包括格羅方德。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為什麼大陸就出不來一個臺積電呢?
臺積電現在的壟斷從何而來我們先說臺積電的事情。前幾天臺積電公佈了11月份業績,合併營收1248.65億元新臺幣(約合289.65億元人民幣),營收已連續18個月同比增長。
可以說臺積電自從7nm量產之後就開始霸佔了不小的市場,像之前的對手都甘拜下風。
其實在臺積電之前,很多巨頭都是走的IDM模式,就是將設計、製造、封測於一身,但是後來怎麼就分開了呢?我個人覺得是因為起初產業、技術、供應鏈都比較初級化,所以很多財大氣粗的公司都能夠應付過來,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需求,就像製造這個環節,投資多風險大,所以很多公司開始退下來了,而這時候臺積電的出現確實給不少企業帶來希望。
再加上當年張忠謀也是這方面的權威人物,建廠也得到大力支援,而且臺積電在技術方面越戰越勇,像英特爾、格羅方德都停止在某一個製程上。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在高技術層面實現突破的領域,還是很容易實現壟斷性質的。
大陸為什麼出不來臺積電從前面我們可以看到,似乎臺積電的成功是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那麼國內製造環境又是如何呢?
作為資訊科技產業後起者的我們,入局的時候選擇了終端產業,為啥?因為市場大,有奔頭,有"彎道超車"的可能。
比如沉澱經驗與技術,成熟之後再往上游發展,在配件方面做成功後再去向材料等更上游發展。
這裡肯定會有人說為什麼不直接去做晶片製造這種上游領域作,可以說即便是想做,但實力不允許,因為很難。
就以京東方為例,自己打入了顯示屏這個上游市場,但下游市場不給力,虧了將近十年,以至於不少業內分析人士都將這件事當做失敗的典範去講。
後來,尤其是華為的一部分支援,國產終端產品全面崛起,電腦、手機開始陸續採用京東方,才實現了所謂的"逆襲"。
再說一個這兩天吵得比較火熱的中芯國際,創立晚就算了,在資金、人才、技術、生產方面都落後臺積電很多,儘管梁孟松帶了一部分臺積電老員工加入進來,但論技術革新,還是源頭做的快。
現在我們看到中芯國際也不負眾望的實現了14nm的量產,但臺積電在18年4月的時候就已經實現7nm的量產了。
中國晶片製造領域不得不崛起的時候到了因為制裁,缺芯等問題,讓我們意識到必須要自研自產,也到了國內晶片製造環節崛起的時候,但問題也就出現了。
其實國內半導體問題的關鍵,任正非此前已經指出來:一個是人才,一個是基礎工藝不行。
不管是市場還是技術,其根本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任正非更是3天訪問了國內4所大學,甚至將鴻蒙班設立在大學裡。
而此前任正非也表示過,國內是設計出晶片,但基礎工業不行。
現在的局面已經容不得我們多做選擇,是必然要崛起。
製造產業在發生轉移,我們已經在晶片設計和製造領域廣泛發力,在儲存晶片領域取得突破,未來,也必將有所突破。
大陸為什麼沒有臺積電這樣的企業,或許是因為市場與後發的原因,但如今已經發生改變。中國芯,未來可期。這個市場,也必將迎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