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新能源汽車雖然有節能環保的突出優勢,但是它還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其中充電困難就是一個嚴重的制約因素。然而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一些原本被忽視的問題又開始顯現。這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保值率低下的問題
最近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就釋出了一份新能源汽車的保值報告,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是嚴重低於普通燃油汽車,有些車型的保值率甚至只有23%,一輛25萬元的新車,開了三年,市場保值率只有6萬了,這已經不是腰斬而是跌到小腿。當然這還是進入前十名的,那麼沒進入前10名的電動汽車保值率更會差。
在這個報告裡,只有特斯拉的兩款電動汽車的三年保值率達到了68%和54%,基本具備了和燃油相當的保值率。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會如此低呢?這主要是和電動汽車的電池有關。
和傳統燃油車不同的是汽車電池組,在整車銷售中所佔的價格份額是非常的高,以特斯拉M3為例,雖然它的整車起售價約為26萬,但它的電池組價格高達17萬元,佔比超過整車價格的三分之二。而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車型,電池在整車價格中的佔比就更高。所以對於電動汽車來說,是否主要看它的電池水平。
而目前除了特斯拉對外宣稱自己的汽車電池使用壽命可以達到50萬公里以上,並且正在研究能夠跑350萬公里的電池技術外,絕大多數汽車廠家電池壽命的承諾都是比較慎重的。比如保值率排行榜上位列第十的榮威來說,它承諾里程是8年萬12公里,而不像特斯拉承諾的那樣“8年不限里程”。
隨著電動汽車的使用年限越來越長,第一批投入市場的電動汽車將會越來越多的進入二手車市場,而電動汽車的保值問題也將會越來越凸出。如果“買一輛25萬元的電動汽車3年後只值6萬”的訊息越來越多,那麼廣大車主將會對新能源汽車的資訊產生嚴重的動搖。
那麼如何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呢?
對此有人給出了這樣的解釋:不急,反正在一線城市有汽車限購政策,不是綠牌無法上戶。這種靠政策吃飯的思想其實是有害的,因為如果純電汽車不保值問題不解決,在二三線城市及廣大的基層將會法和燃油汽車以及混電汽車競爭。
所以真正靠譜的做法,還是要從技術問題上入手,有效提高動力電池的效能,從根本上消除使用者對於新能源車這個問題的憂慮。以特斯拉為例,它自己沒有能力生產電池,甚至現在在華生產的特斯拉也準備採購寧德時代的電池,但是特斯拉能透過系統整合提高電池的綜合能力和使用壽命,這也值得國內車廠學習。
當然,在目前電池技術沒有很大提升的情況下,蔚來汽車所採用的“汽車和電池分開銷售,電池以租代售”的方案也是一種不錯的思路,但是這需要在全面大規模推廣才有實際意義。
那麼對於普通的消費者應當如何選擇呢。在此我們建議如下:首先要儘量選擇保值率高的汽車;其次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要儘量選擇混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