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MHz是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分配給無線廣播用的,幾十年來,被各地各地廣電局、無線廣播電視中心、各地電視臺和中廣傳播,陸續使用和佔據。
近年來,隨著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的發展,包括地面數字廣播技術的進步,700MHz又漸漸陸續被空閒出來。
由於無線廣播有傳輸距離的限制,所以其運營單位都是碎片化的,基本上是地級市或縣級市為主體,建幾個或一個發射塔,覆蓋周圍幾公里或十幾公里內的終端使用者。
現在由於有線電視被IPTV衝擊得驟減一半使用者,700MHz就成了國網和省網盼著翻身的倚天劍。
因為國網有了第四張5G業務牌照這把屠龍刀,可以號集各地省網。
研究發現,用700MHz頻段做5G基站及網路建設,其覆蓋範圍更廣、穿透能力更強,可以降低單位面積內的基站建設密度,極大地減少5G基站建設和運營成本。
5G基站其實是個雞肋。
在沒有足夠的5G使用者或行業應用承載的時候,5G基站是個賠本的買賣,類似於全國的高速鐵路車站,基本要在普速鐵路上全部翻新重建,還有配套的基線軌信電車輛,需要前期天量的投資。
現在國內大約有560萬個4G基站,服務15億手機使用者,如果5G實現與4G一樣的訊號覆蓋,其建站密度要增加10倍,也就是說,需要建設6000萬個5G基站,據說基站建設成本在50萬-100萬之間,需要多少錢,讀者可以自己算
2019年6月發牌,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5G基站不到70萬個,也就是發展目標的10%,而其中中國移動自己建了近40萬個,剩下的是電信、聯通或鐵塔的,國網還沒開建5G基站。
即使已經建成的這70萬個5G基站,已有基站變成了睡眠基站,啥意思?就是白天開啟,晚上關掉,周圍沒有5G使用者,空轉費電,而且是太費電,這也是電網願意出錢參與的原因,基站轉半年,收電費就把投資收回去了,等於白佔了股份。
新的訊息顯示,2021年要建設100萬個5G基站,按照50-100萬/基站的建設成本,又要投入5000-10000億。
如果使用700MHz這把倚天劍,覆蓋上述目標區域,也許只需要50-70萬個基站,能省多少錢,拍拍腦袋就能算出來。
或者同樣的投入,100萬個5G基站能達到原來需要120-150萬個5G基站才能覆蓋範圍,是不是想想就興奮?!
要不要搶這把倚天劍?
四國六方:國網、省網、中信、移動、電信、聯通
光有700MHz倚天劍也不行,得配合5G牌照屠龍寶刀一起服用才好使;倚天劍只有一把,而屠龍刀卻有4個,
據說持有第4把的那夥人,前天開閉門會,為怎麼配倚天劍,打起來了:
真是
笑
傲
江
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