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安暉 知識自動化

經過60多年的發展,人工智慧已進入並影響人們的工作與日常生活,並將作為一種新的通用技術給經濟發展和創新產生更大影響。中美兩國正居於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前茅。

近期,加拿大的國際治理創新中心(CIGI)釋出特別報告《人工智慧晶片之爭:中國在科技大戰中遭遇的挑戰》(以下簡稱“該報告”)。該報告在總結人工智慧發展正規化的基礎上,對比了中美人工智慧發展路徑的差異,重點評估了美國前所未有的技術出口限制給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帶來的挑戰。該報告認為,美國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則迅速追趕,但中國若要真正威脅到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結論實際上針對美國所宣稱的“中國即將成為人工智慧技術領導者”的說法是否成立給出了答案。包括該結論在內的報告的許多觀點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都有重要啟發價值。

特色路徑支撐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該報告提出,美國人工智慧發展源於學術界的興趣,起於國防部(特別是DARPA)、斯坦福大學等高校院所和眾多私營企業網路化創新的不斷推動,這種模式促進了投資、組織和基於經驗的專業人工智慧技能的快速擴充套件,而這種非正式的、靈活的、不受約束的創新方法,促進了透過知識網路的技術傳播,以及各類想法間的激烈競爭,使得美國人工智慧的發展軌跡具有了彈性。

該報告認為,中國是人工智慧的後起之秀,發展路徑與美國不同。最初,國家自科基金和863計劃等推動了中國的人工智慧學術研究。而當前有三股重要動力源:一是研究機構、大學和國有企業;二是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聯想等中國數字平臺領導者;三是眾多開發、實施或使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包括很多初創企業及獨角獸企業。

如該報告所分析,近年來我國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應用成為其中的重要支撐與有力承載。據統計,我國人工智慧企業主要集中在應用層,佔比近80%,主要是生產人工智慧應用終端和提供人工智慧應用行業解決方案的企業。我國人工智慧發展路徑與美國不同,除了起步時間、研發基礎等方面的差別外,也是因為我國有著獨特的基礎條件。簡單來看,如果將算力、演算法、算據看做人工智慧成功發展的三大要素,則中國在資料方面有著最為突出的優勢。憑藉著眾多的人口、機構和複雜的應用場景,以及近年來數字社會、數字經濟發展奠定的基礎,我國有大量的資料可供訓練人工智慧演算法與系統使用,這也成為了吸引眾多國外人工智慧企業來華髮展的重要因素。而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不僅擁有豐富的應用和資料資源,還在人工智慧研究方面投入巨資,在全球招聘頂級人才,從而帶領著中國企業在全球人工智慧競賽場上脫穎而出。無論是產業整體,還是龍頭企業等方面的進步,都是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無可爭議的成就。

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水平與美國仍存在明顯差距

該報告同時認為,中國人工智慧學術研究與行業發展間的聯絡仍十分有限,存在著多重難以很快消除的脫節。整體來看,對基礎技術、尖端技術的關注不足,且其中很多精力又花在增加專利數量上,但這些專利的可用度並不高。藉助與美國人工智慧創新系統的深度整合,中國的人工智慧企業多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佔領應用市場上,對人工智慧的研究投入少,在基礎技術方面嚴重依賴國外技術。

該報告的這些看法具有一定道理。

事實上,資訊科技產業一直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某一個領域,第一名和第二名雖然僅一個位次的區別,但二者的差距往往很大。過去的作業系統、CPU,現在雲計算、人工智慧,很多領域都是如此,並且不限於國家或企業。當前的中美人工智慧也表現出同樣的態勢。雖然全球公認我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人工智慧大國,但如果詳細對比主要資料,無論是人工智慧企業數量、龍頭企業數量、專業人才數量,還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融資機構數量與投融資規模,亦或高引用論文數、重要開源軟體牽頭數,我國與美國相比,都不只是一個、兩個身位的差距。所以我們經常說,在認識到我國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同時,必須冷靜、冷靜、再冷靜,看到我們與最先進水平間的階段差距。這種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產生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發展階段的原因,我國的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比美國起步晚得多,雖然已經進行了大量的人工智慧研究,但與產業界的知識交流仍然有限,這不利於人工智慧核心基礎技術的研發創新。有創新基礎的原因,美國的許多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谷歌等企業,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方面積累了幾十年,才能夠在當前階段厚積薄發;我國很多企業甚至高校院所的創新,只是基於開源軟體的引數調優,自然難以相比較。此外,總想實現跨越發展,偏於追求商業成功,創新體系存在短板,以及本就不多的人才、智力、資金等資源在數以千計的企業中分散,都不利於我國人工智慧的創新升級發展。

圖1 美國減少對中國公民的出口許可證

知弱而圖強,知不足而奮進。有差距不怕,如何正視差距,找準短板,確定科學有效的路徑與方法,奮力趕上,是應用發展到一定規模和程度後,我國要做大做強人工智慧所必須思考的。

深耕核心基礎領域是贏得人工智慧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人工智慧是有著專業技術門檻的領域。若僅將開源軟體作為一件工具,調整下引數,獲得更好的結果,並不是太難的事,但也很難取得顛覆性、突破性的進展。但若要在人工智慧發展方面贏得主動權乃至主導權,就必須下真功夫,特別是在核心基礎領域要有真正的突破,AI晶片就是其中的代表。

圖2 中國積體電路市場與中國積體電路生產趨勢

該報告認為,發展強大的國內AI晶片產業是中國面臨的最直接、最困難的挑戰。雖然中國企業習慣於從全球半導體領軍企業(都是美國企業)處購買必要的AI晶片,但中美技術戰的升溫使中國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美國技術限制,美國正在減緩中國作為AI晶片競爭對手的速度,中國努力確保AI晶片安全可控和持續供應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高階晶片研發生產方面,中國一直落後於美國。隨著人工智慧熱潮湧現,以AI晶片為載體的計算力成為人工智慧發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在AI晶片領域,國際科技巨頭晶片已基本構建產業生態,而中國尚未掌握核心技術,難以與巨頭抗衡。但近年來,美國政府對保護高階晶片技術,以及AI晶片技術一直相當警惕,且設立了越來越高的技術壁壘,給我國資訊科技產業、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造成了阻礙。

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近幾年的另一現象。那就是,隨著AI晶片受到重視,研發製造AI晶片似乎成為了風口。大大小小的企業無視晶片的設計、製造、封測等鏈條的艱難,前赴後繼投身於此,並且往往很快就能端出“重磅成果”。這一局面,不科學、不現實,不利於良好發展氛圍的營造和創新資源的集中使用,更不利於我國AI晶片及人工智慧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板凳須坐十年冷。任何重要領域莫不如此。如果我國要贏得人工智慧發展主動權(而這是毋庸置疑的),那就不光要有資金、有決心、有口號,不能任由“噱頭”、“李鬼”、“狗肉”亂喊亂竄亂賣,而必須確定要攻關的核心基礎領域,在遵循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規律的基礎上,定下方向、路徑,學習竹子生長的先紮根、猛紮根精神,打牢基礎,方能成就未來的拔地而起、快速成長。

15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蔚來ES8電機和控制器拆解照片及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