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工人
摘要:AI對現有生活的衝擊莫過於失業,但我們對於失業需要一個新的定義,失業的另一面就是“解放”。在觀念層面東西方文化對AI的認知也有一些差異。比較這些差異可以讓我們更全面地看待AI。
AI的衝擊前文的討論有些抽象,從現實層面看多數人關注的是AI對就業的衝擊。我們之所以擔心就業是因為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無法養家餬口。但是既然AI替我們工作,它創造的社會財富更多而且效率更高,為什麼我還會餓肚子呢?這個問題的根源不是誰創造財富而是如何分配財富。我們消耗了這麼多的資源,生產效率如此高還是無法吃飽飯、無錢看病、養老……這難道不奇怪嗎?經濟應該從高效率的創造財富轉變為高效率的利用已創造的財富以及合理的分配。工業革命使所有的力氣活都交給了機器,資訊革命多數的資訊處理任務都交給了計算機。AI的到來將解決很多需要高度經驗的工作問題。比如醫療問題,醫療問題的本質是醫療服務無法工業化批次產生降低成本,需要大量有經驗的醫生一個個望聞問切,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如果AI能學會這些經驗,醫療將成為象肯德基那樣標準化的服務。那看病的效率將翻倍的提高。理論上現在所有需要人工參與的無法批次產出造成效率低下的服務性行業都是未來AI進入的領域。由此可見AI對世界的改變將是巨大的。當然帶來的問題是人失去了“工作”我們該幹什麼?首先對“工作”的理解前文我已提到了,如果工作只是為了吃飯那將變的沒有意義。因為只要合理的分配AI創造的財富可以滿足所有人的生存需求。(如果不解決分配製度問題即便你有工作一樣會餓肚子。)而我們的工作將從創造財富轉變為創造價值,這種價值不一定用金錢來衡量。我們透過工作尋找自身存在的意義,發明創造、探索生命的奧秘、修復工業革命時代留下的生態欠賬,引入科學重新做人類社會的烏托邦實驗,追求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既然不再為了生存而工作,將會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我反對那種認為AI會創造大量“無用”人口的說法,用舊時代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除了悲觀什麼也得不到。
AI的意義
馬雲:AI從新的角度理解人馬斯克:AI超越人。不確定AI對未來文明是好是壞,它超越了我們的理解能力;火星探索
馬雲:我們不可能解決未來所有的問題,但我們應該對未來負責。希望透過AI理解人類自己。提升世界解決當下世界的問題,因為多數人生活在這裡。當然我們會保持對外太空間的興趣。馬斯克:去火星是因為地球文明存在風險,外部或內部事物導致文明毀滅,人類進入行星際文明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就業領域
馬雲:不需要更多的工作,需要體驗與享受生活。馬斯克:我們會有很多新工作;AI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教育領域
馬雲:現在教育體系是為工業時代所設計的,我們應該改變教育方式與內容。教育將偏向創意、建設性、藝術方面。我們最大的資源是大腦。我們無法創造比自己聰明的機器。計算機的聰明是資料驅動,人類需要智慧這是經驗驅動的。不要和計算機下棋,做人擅長的事。機器擅長的是秩序與邏輯。馬斯克:評估一下自己在學的東西是否適應未來。而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未來。我們可以創造比自己聰明的機器。聰明人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自以為聰明。AI將解決高自由度的問題。生命領域
馬雲:聰明的人知道想要什麼,如何實現;智慧的人知道不需要什麼。AI幫助我們解決地球上的問題,比如海洋環保。我們需要活的更加健康,更加快樂,關注價值觀、願景、任務、技術與夢想共生。人犯錯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人的死亡和消亡也是一件好事。馬斯克:編輯DNA延長生命會有倫理障礙,但是把人數字化儲存卻很容易。為意識長久存在而奮鬥。這次對話非常具有象徵性意義。西方文明一直是利用科技推動對自然的認識與改造,在AI的幫助下現在我們有了更遠的目標——登陸改造火星。而東方文明則更注重對人自身與人類文明的認識,所以馬雲會說透過AI更好地認識自己。馬斯克認為AI比人更聰明將會超越人類,我們應該藉助AI創造未來,比如實現永生。而馬雲則認為藉助AI解決當下的問題與困難更重要。AI聰明但人有智慧,聰明可以實現想做的事,智慧讓我們知道什麼事不該做。就個人而言我更贊同馬雲的觀點。
……………… 未完待續 ………………
※ 思考比答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