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大、心細、多撒幣,鑄就網際網路巨頭買菜事業的新高度。
在政府反壟斷監管的敲打下,昔日網際網路江湖的激進,逐漸變得拘謹起來,空氣中瀰漫著不確定、觀望、緊張的氣息。
先是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首次對數字經濟領域提出了“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指導意見。
緊接著三天後,12年前頒佈的《反壟斷法》在網際網路領域開了“第一槍”,阿里、騰訊下屬企業閱文集團、順豐的豐巢網路分別受到了50萬元的行政處罰。
而上週末,人民網頭版社論放出期待網際網路巨頭在科技創新,而非盯著“菜籃子”的基調,一時間,讓阿里、美團、拼多多集體退出社群團購的謠言四起。好在是假訊息,要不然同一時間,京東宣佈7億美金戰略投資興盛優選的壯舉,就會是大寫的“尷尬”了。
與此同時,南京市場監管局釋出《電商“菜品社群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規範社群團購市場,而阿里、美團、滴滴、蘇寧等社群團購相關負責人,先後在《告知書》上簽字。
儘管位元組跳動此前否認了做“今日買菜”,但被坐實成立了“本地直營業務中心”,要在生活服務、文旅、餐飲等領域,複製出一個“美團”。其野心之大,殺入社群團購,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了。
一頭是政策紅線下的慾望壓制,另一頭是網際網路巨頭下沉爭奪最後一塊肥田的捋臂揎拳,夾縫中讓社群團購平臺型創業公司有了一絲喘息機會。
在生鮮供應商群體裡,對社群團購的態度有兩種:一種認為是“一陣風”,過後一地雞毛;另一種,卻認為是大勢所趨,需要積極擁抱。前者不願給社群團購平臺供貨,因為利潤壓得極低,做起來是幹掉自己,“助紂為虐”;後者強忍薄利,看中團購平臺回款快,比B2C電商供貨履約成本低,還省事。
推薦大家去了解下深圳農產品集團的案例,他們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經營著35個大型農貿市場,四年前就結合“大白菜”網際網路專案做轉型,17~18年曾經歷過陣痛,現在已緩過來了。
此外,當前社群團購平臺正搶著攻城略地,業務半徑擴大要滿足地域市場使用者的次日達,還跳不開本地農貿供應商,只有一部分品類能達到所謂的產地直供,比如“土雞蛋”。
真正意義上生鮮全類目產地直供,只有等到流量端有絕對有時候,才能騰出手去搭建,而已經意識到這一趨勢的農貿批發商,已經在往上游走,籤產地直供的營銷獨代,跳不出傳統農貿思維的商販,必然會在這一波洗牌中淘汰。
社群團購接地氣,而進口水果今年“高處不勝寒”,中高檔水果賣不動,導致水果貿易商利潤大幅下滑,日子不好過,零售端不僅是線下門店,天貓京東都難逃此劫,線上阿里現在重推“88農場”,線下給各位爆個料——之前一直積極籌備上市的鮮豐水果,艱難推進,負責搭建供應鏈的總經理已離職。
下游零售商的夫妻老婆店同樣在面臨洗牌,哪怕沒有社群團購,社群生鮮連鎖和O2O前置倉也會來攪局。社群團購其實是在過去微商群體被洗了一波後,浮現的一波新“團長”溢價機會,當然這個時間視窗也就1-2年,穩定受益的是物流站點有了額外增收渠道。
即便“社群團購+電商B2C+前置倉O2O”再猛,目前在國內4萬億生鮮市場中的滲透率也就5%左右。上面說這麼多,主要說明“生鮮領域不存在市場壟斷,但會存在壟斷手法競爭。”
拉新成果顯著,但留存是一大問題,筆者特意在美團優選、興盛優選上分別購買過生鮮,薅羊毛的便宜是“香”,缺貨、量少、包裝髒亂卻讓人體驗很差。目前來看,社群團購也沒有靠生鮮盈利的跡象,還是“流量品”的戰略價值,生鮮引流後靠大快銷類目回血,典型案例看永輝超市,生鮮保持著13%左右的低毛利,殺出一條血路。
生鮮品類延展,直播、短影片、種草平臺帶來傳播渠道變革後,我們看到了完美日記、半畝花田、李子柒等新銳品牌的崛起,渠道效率提升加速品牌發展,這麼看來,社群團購平臺會是渠道品牌的一波機會嗎?
綜上,利益關係已清晰,監管針對是“在做的”社群團購平臺行為,要安全上岸,大家未來會默契表態增加“飯碗”、創造增量價值、尊重商業秩序規律,這方面,京東在投資興盛優選時已經做了“表率”。套一個模版:社群團購將高舉“社會主義擔當”,共創“網際網路效率價值”。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