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
有人曾說過,世界的演變離不開三個“蘋果”,第一個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裡偷吃的那顆;第二個砸在了牛頓的頭上,由此誕生了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而第三個就是喬布斯創立的蘋果公司,不僅定義了智慧手機時代,還成為了全球頂尖的科技巨頭!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蘋果公司的影響力沒有前兩顆“蘋果”大,畢竟它本質上只是一家企業而已,就算再強也無法改變歷史的走向。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喬布斯和蘋果確實改變了世界,如果沒有他們,現在的手機行業或許也不會這麼發達。
手機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必需品,甚至是安全感的寄託。因為如今無論做什麼,幾乎都離不開手機。比如說上班需要用手機打卡、買東西需要手機支付、就算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也需要依賴手機上的社交軟體。
所以說,手機行業影響著每一個使用者,而蘋果作為整個行業的引導者和風向標,自然會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年蘋果的歷代iPhone總是能引起消費者們的關注,不知不覺間已經積累起了非常恐怖的品牌力量。
那麼除了iPhone、iPad和MacBook等廣為人知的產品之外,蘋果還有哪些業務呢?大家都知道,蘋果是靠硬體起家的,所以它的各種終端產品都做得非常好。但是隨著iOS系統的到來,蘋果也開始注重軟體層面的研發,變成了軟硬體相結合的企業。
如果要在我們國內找一個和蘋果類似的例子,那麼非華為莫屬,二者的業務在很多領域都是重合的。正因於此,國內經常拿華為和蘋果對比,得出的結論大多都是蘋果比較領先,畢竟華為在某些方面的起步還比較晚,例如鴻蒙系統。
不過,華為的“造車”業務走在了所有手機廠商前面,蘋果也不例外。目前,華為已經在和國內的汽車廠商合作,為它們打造智慧汽車解決方案,給消費者們帶來更出色的產品。
開始“造車”?但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造車”不是指真的生產汽車,而是為汽車廠商們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援。那麼蘋果有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呢?以它的實力,不去造車真的是太可惜了。
果不其然,最近根據多家媒體訊息稱,供應鏈已經證實了蘋果有“造車”的想法,並且蘋果汽車最早將於2021年第三季度登場!繼華為之後,蘋果也開始“造車”?這可謂是一個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勁爆訊息。
而且最關鍵的是,蘋果的“造車”與華為有本質的區別,它是真的製造汽車,名字都取好了,就叫做AppleCar。也就是說,只要等到明年下半年,蘋果就有望推出自家的汽車產品,蘋果家族將再添一個比較特殊的成員。
除此之外,還有媒體爆料稱,蘋果汽車的原型已經生產出來了,並且還在美國進行了試跑測試。這個訊息還沒有得到證實,蘋果對此也沒有給出任何迴應。但可以確定的是,蘋果真的有造車的計劃,蘋果汽車也不只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早在2015年的時候,蘋果就成立了智慧汽車部門,目的是研發屬於自己的汽車產品。如今五年的時間過去了,蘋果的“造車”行動總該有一點實質的進展,或許明年人們真的能一睹蘋果汽車的風采。
寫在最後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當一家手機廠商做大做強之後,總想著去“造車”,之前樂視是這樣,現在華為和蘋果也是這樣。可能這些公司都有一個“造車”的夢想,但有樂視的前車之鑑在,華為和蘋果的“造車”之路也不會那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