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 利用大資料探勘技術,對校園資料尤其是教學視訊、重大活動等非結構化資料進行處理分析,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等提供更為科學精準的資料支援。

2、打造智慧媒體教學實驗室、智慧校園電視臺,創新傳媒課程和教學工具,將應用場景和需求與最先進的技術結合。

3、培養適應智媒時代的新型人才,在堅守新聞傳播教育既有的核心理念、知識和邏輯之外,特別重視和強化學生的科學技術思維,強調跨學科的知識結構,突出實踐應用能力的養成。

4、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方式,基於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新一代資訊科技,開展“雲、網、端”服務,實現教學與管理的精準化,落實教育資訊化2.0 。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的老師表示: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會做內容,編視訊,還要知道哪些工作可以由機器完成,這樣才能釋放出更多的精力和腦力,去創造更優質的內容產品。

讓我們在校園資訊化建設程序中共同見證校園媒體的“智變”!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5G商用套餐來了!三大運營商將於11月1日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