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三天,從資本市場到菜市場,幾乎所有人的情緒都全部聚焦在了三個字上——區塊鏈。
當國家已經明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的時候。
我們不需要再懷疑,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上,中國正在搶佔跑道。
實際上,從2017年開始,中國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就一直位居全球第一,而且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但是過去幾年中,人們提起區塊鏈的時候,卻總是會伴隨著“騙局”、“傳銷”、“韭菜收割機”這樣的字眼。
這個被一些人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網際網路之後,下一代顛覆性的核心技術,卻往往鬧得滿城風雨。
不過現在,隨著一個重大政策利好的釋放,區塊鏈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所有人都在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蘊藏著無限可能的新興技術。
那麼區塊鏈,到底是憑什麼可以成為國家戰略?
首先,區塊鏈到底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答案。不過2018年年初,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高盛集團在自己的區塊鏈報告中就這一問題給出了一個比較權威的定義。
高盛區塊鏈報告中是這樣說的: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資料庫技術,極其適合應對一些特定的挑戰。
其實對於搞技術的人而言,他們接觸到區塊鏈之後,基本上最終都會得到同一個結論——區塊鏈這玩意兒就是個分散式資料庫嘛。
可是分散式資料庫又不是什麼新技術。基本上每個常用的資料庫產品——mysql,oracle,mssql等等,都能搞成分散式的。
而且,一個區塊鏈專案不用區塊鏈來做,用“傳統資料庫”來做,似乎也沒什麼問題。而且傳統資料庫的同步效率還要遠遠高於區塊鏈,所以從當下技術的角度來講,區塊鏈可能還是“效能最差的分散式資料庫”。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這樣一個”效能最差的分散式資料庫”就能夠顛覆時代,甚至是“革了世界的命”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傳統的資料庫。無論是SQL這樣的關係資料庫,還是MongoDB這樣的NoSQL,本質上都是中心化的。中心化的資料庫解決的痛點是什麼呢,速度和頻寬,可以以較高的速度實現增、刪、讀、寫。
當然,目前的資料庫也有號稱分散式儲存的,比如谷歌,他們就有自己的分散式儲存和管理系統。但是目前所謂的“分散式儲存”只是在伺服器叢集意義上的分佈,比如冗餘設定、備份恢復,乃至於流量均衡。但是歸根結底,
現代資料庫,哪怕是分佈在全球的各個角落,他們依然是統一儲存和管理的。
簡而言之,傳統的資料庫的確解決了速度和頻寬的痛點,但是隨之而來的新痛點就是資料的安全和隱私。再完備的法律也杜絕不了資料中心自己的道德風險。而且傳統資料庫哪怕是搞分散式,無論搞多大規模,這個資料庫的控制權一定會有一個最高許可權的賬號所控制,這個賬號可以在資料庫裡增刪改查,甚至回滾,重啟,銷燬整個資料庫。
實際上,誰擁有了這個賬號,代表著誰擁有了整個資料庫,也就擁有了整個資料庫裡的資料,和基於資料的上層應用生態。
我想看到這裡的時候,大家應該會有一些想法了。區塊鏈,這個“效能和效率超級差的資料庫”,它要解決的其實並不是效能和效率的問題。它和一切傳統的資料庫的真正差別體現在這裡:它是去中心化的,它沒有所有權。
眾所周知,我們當前所熟知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一直是圍繞著“所有權”來構建的商業生態。正因為我“擁有”這個資料庫,我才“擁有”這個資料庫及其上層生態所衍生出來的全部收益,我也有權力去決定整個生態的規則和玩法,以及生態內部的利益分配模式。
而區塊鏈的出現,則徹底的打破了這種商業生態。
並且,當企業沒有辦法再通過“人無我有”的額外優勢獲得溢價的時候,他們也必將被迫的學習和摸索一條新的,更加透明,更加共贏的商業模式。這也就是區塊鏈帶給這個時代真正的顛覆。
區塊鏈顛覆的不僅僅是商業生態。現代經濟是建立於多層信任之上的,我們每天都信任科技巨頭、銀行、保險公司、政府和更多其它機構。
我們信任如此多的機構,以至於認為經濟建立在多層信任之上是理所當然的。當出生和成長的過程中都伴著某種信任假設的時候,我們甚至不再將它們看作假設。
可是殊不知,我們社會的信任成本是極高的。就以銀行來說,銀行為了讓我們信任,放心存錢進去,他們每年要花掉數以萬億級的系統維護成本(後臺、前臺、門面),同時銀行還能夠有數以萬億計的利潤。可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這些其實就是成本,為了省心放心地存錢、取錢,我們每年要耗費數以萬億計的成本供養銀行體系。
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能夠實現“去信任化”,繼而降低信任化的成本。
實際上,“信任化”實在是當前社會治理和商業的底層功能,而這一層的變動,將會導致很多上層應用模型可以進行重構。很多原有信任模型的業務,可以轉化為非信任模型,很多場景也可以通過“去信任化”,砍掉成本(效率提升)。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信任本身是一件壞事。畢竟,所有的風險都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但是,通過創造一個更少信任假設的世界,我們可以減少系統性風險,並最終建立一個更健康和更有效率的經濟和社會。
最後,因為區塊鏈是資訊的“安全島”,一旦上鍊,極難篡改。所以,從“鏈下”到“鏈上”的資訊傳遞也就變得極端重要。這就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監管和執行體系,來保證這個過程的真實有效。
那麼誰來充當這個角色呢?顯然是政府。通過把控“鏈上”和“鏈下”之間的連線和資訊傳遞,政府能夠獲得自文明史以來從未獲得過的對國民、對經濟、對思想等等資訊全方位的了解。
比如央行數字貨幣一旦成為現實,央行將直接對每個國民每一分的開銷都了如指掌。到了這個程度,現在金融意義上的洗錢、偷稅和漏稅將徹底成為過去式;稅務將成為智慧合約——賺多少錢,該交多少稅,都由智慧合約計算並直接扣除。
由此而言,以去中心化為目的而誕生的區塊鏈,卻可以用來增強政府部門的效率和執行力。這不可謂不是技術的有趣之處。
到這裡我想我們都應該能夠認識到,區塊鏈確實是偉大的發明,而且這個發明的確是顛覆性的。但是,任何開創性的新技術,神化技術本身對於理解它和發展它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而且,我們更要明白一點,區塊鏈是偉大的發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就能夠保證你發財。網際網路也是偉大的發明,卻造就了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
所以,不要看到現在區塊鏈火,聽到很多人說區塊鏈好,就貿然投身這個圈子。 投資偉大的發明,得到欲哭無淚的下場,在邏輯上沒有矛盾。
同理,在這個圈子裡面玩到傾家蕩產,遇到傳銷及各種詐騙組織,也不能否定這個發明的偉大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