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當前,全球主要國家掀起了新一輪以"資訊科技與製造業融合"為共同特徵的工業革命,加速發展新一代資訊科技,並推動其與全球工業系統的深入融合,以期搶佔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無論是歐美老牌國家制造業的重振,還是中國製造業的轉型提升,工業大資料都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中國工信部發布《工業大資料發展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從國家層面為推進工業大資料發展,逐步啟用工業資料資源要素潛力,不斷提升資料治理和安全保障能力。

智慧化轉型升級在即,工業大資料規模逐步擴張

近年來,隨著全球工業化改革的發展,全球工業大資料的規模不斷增加。至2017年全球工業大資料的市場規模為201億美元,當年全球大資料市場規模為394億元,工業大資料佔全球大資料總規模超過50%,可見工業大資料已經成為全球大資料行業發展的主要的領域。從中國來看,《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未來中國工業發展要向著智慧化轉變,而工業大資料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目前中國已經在貴陽佈局了大資料中心的建設,為國內工業大資料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據貴陽大資料交易所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大資料市場規模約為212元,較上年同比增長41.3%,增速較快。按照國內工業資料化的發展及政策支援的推進,預計2018年國內工業大資料的規模增加至292億元。

提供決策支撐,工業大資料為工業生產創造價值

在工業生產中,資料是不時生成的。尤其是當前隨著資訊科技、電子與數學技術、感測器、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一批智慧化、高精度、長時間導航、高性價比、微型感測器應運而生,資料收集量飛速擴張。而圍繞工業大資料等新型資料處理基礎設施大大降低了工業資料處理的技術門檻和成本支出。

工業大資料圍繞典型智慧製造模式,關注從客戶需求到銷售、訂單、計劃、研發、設計、工藝、製造、採購、供應、庫存、發貨和交付、售後、服務、運維、報廢或回收再製造等整個產品全生命週期各個環節所產生的各類資料,極大延展了傳統工業資料範圍。而通過工業大資料分析等關鍵技術,一方面能夠實現設計、工藝、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智慧化水平的提升,滿足使用者定製化需求,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創造可量化的價值;另一方面,這些資料具有明確的權屬關係和資產價值,企業能夠決定資料的具體使用方式和邊界,資料產權屬性明顯。

工業大資料的價值屬性實質上是基於工業大資料採集、儲存、分析等關鍵技術,對工業生產、運維、服務過程中資料實現價值的提升或變現;工業大資料的產權屬性則偏重於通過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幫助工業企業明晰資料資產目錄與資料資源分佈,確定所有權邊界,為其價值的深入挖掘提供支撐。

工業大資料一方面通過找出產品(行業)最具競爭力的地方,繼續深入挖掘潛在的資料價值,並圍繞這一領域的工業資料建立產品和服務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判斷哪裡是影響工業企業發展、成本、市場、供應鏈或能源消耗的痛點,在資料時代,尋找大資料機會的解決方案。

作者\\秋月 編輯\\尹嚞 圖片\\喆喆 網路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科技 | 原來用18-20人,現在只要3-4人…食品“智”造業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