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都瞄準了三四線,甚至更低線市場。為什麼?因為三四五六線市場是電商平臺新的增長點。
據10月16日訊息,資料公司QuestMobile釋出的《2019移動網際網路全景生態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起,國內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總數11.34億。
一二線城市電商銷售增長已遇天花板。可見,今年雙十一,電商想要業績增長就是要做一個動作:渠道下沉,搶佔三線及以下市場份額。
隨著拼多多在三四線市場的崛起,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也對三四線市場發起了瘋狂的進攻。
今年的雙十一,電商大戰比以往更加的激烈。各大電商平臺對使用者的爭奪可謂下了血本。
網際網路的影響力早已滲透到這裡。現在不管什麼產品都需要迎接網際網路的挑戰,傢俱也不例外。特別是對於年輕的消費者在網的時間,收看娛樂視訊的時間,遠遠高於坐在電視機前。商家只有抓住這個渠道,才能抓住消費者的眼球。
全民網購的時代即將來臨!當全民都有網購習慣的時候,作為線下實體店而言,這意味著什麼?
作為線下門店而言,我們應當看到,消費者習慣網購後至少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壹、電商倒逼線下門店微利經營,高毛利時代徹底結束。
隨著三線以下市場消費者網購的普及,網上產品不再被消費者認為是“不靠譜的產品”。線上購物真正成為了三四級市場消費者的一個重要購物渠道。
貳、線下商家靠“資訊不對等優勢”賺錢的機會沒有了。
隨著三四線消費者網購習慣逐漸養成,消費者了解產品的渠道足夠多,足夠便利。線下賣家完全暴露在Sunny下,賣家知道的資訊消費者全知道,甚至賣家不知道的資訊,消費者也知道。這樣一來,想靠資訊不對稱的“投機賣家”將越來越難生存。唯一應該走的路就是“誠信經營”。
叄、選品、提供便利和服務成為了線下商家的核心優勢。
為什麼說選品、提供便利和服務成為了線下商家的核心優勢呢?
①線上商家選品優劣是其能否生存的前提。因此,線上商家在選品上比線下商家用心,高性價比是線上每一個商家的追求。
②線上賣家的便利物流和退換貨系統倒逼線下商家提供便利和服務。
肆、線上商家的精細化管理倒逼線下門店精細化運營。
線上商家可以根據平臺所提供的大資料進行選品、營銷推廣,上新品、淘汰老品,甩滯銷品。而線下商家大多數是老闆憑感覺在做決策。單從這一方面來講,就明顯處於劣勢。
作為線下門店而言,尤其是還具有一定規模的門店而言,提早的練就門店的系統化、精細化的運營管理能力是當務之急。無論是線上門店,還是線下門店,都需要在門店的坪效、人效、運營成本上不斷的精進。而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就取決於其精細化運營管理的能力。
線上下線上逐步融合的當下,消費者不再對線上線上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偏見,線上和線下只不過是一個購物渠道而已。能夠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還是要看自己做的怎麼樣。
-
1 #
-
2 #
電商最終的結局就是落寞與結束,因為這種東西是不利於社會發展的。時間可以證明。
-
3 #
為什麼我們這裡好幾家蘇寧易購都做的不景氣,有的還轉讓了呢?
-
4 #
老百姓口袋沒錢了啥電商實體店都沒用
-
5 #
網上的假貨太多了,1688上的保健品坑爹,一點沒效果!
-
6 #
線上線下都不是主要!主要的是老百姓沒錢了!
-
7 #
電商已經逐漸衰弱了,市場趨於飽和,網際網路的泡沫終將結束。
-
8 #
今年的經濟,看來電商要失望了
-
9 #
都交給馬雲不是更好,要實體店幹嘛,街道整潔,晚上7點安安靜靜的
-
10 #
實體店商品確實賣得貴昨天同事買了個手機花了1600元,網上同款同樣1299還有禮物送,所以網購的多。
-
11 #
實體都不行,工人拿不到工資,有的甚至失業,拿什麼去消費
-
12 #
講真!雙十一已經無肉望了
-
13 #
電商越發達,產品品質進步越慢!
-
14 #
瘋狂增長後,必定出現泡沫化這是自然法則,也是經濟規律
-
15 #
能讓老百姓少掏錢,就是好事
-
16 #
實體幹不動了,掙不到錢了,也就減少消費了
-
17 #
城市的韭菜割不動了,花唄、白條都被他(她)打來快還不動了,現在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實力了。下鄉去,農村的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
18 #
請問電商交了多少稅。
-
19 #
我預測一下,今年天貓雙十一業績會不如去年2018的,首先今年物價太高了,平均工資都是那樣,天貓宣傳力度不如去年。今年更難
-
20 #
面對窮逼的時候,誰也沒有辦法?
今年只有電商拼多多能賺錢,窮人平臺,人民越窮拼多多生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