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賺錢的手機業務因為“缺芯”問題,未來可能會失去保持頭部廠商的資格,但是早有補救方案,那就“造車”。今年11月,有訊息稱華為消費者BG正在與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進行整合,總負責人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
從2011年接受華為消費者業務以來,餘承東用了九年時間,把手機業務做到了全球第一。現在,餘承東在危難之際又接手了華為汽車業務,這不難看出,華為將東山再起的“籌碼”壓在了“造車”上面。當然這所謂的“造車”只是做汽車軟硬體整合方案,並不是做“整車”。畢竟任正非可是下過死命令: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就調離崗位。
華為將“造車”作為翻盤的籌碼,深度進入汽車行業,無疑是開闢新的賽道,也將面對新的競爭對手。然而沒想到的是,手機業務的老對頭“蘋果”也很快加入了這個新賽道。
仿照蘋果iPhone備料會向供應商催貨的慣例,蘋果也向多家臺灣地區汽車零元件廠提出備貨要求,將它們列入首波供應鏈,包括和大工業、貿聯-KY、和勤、富田等。甚至電動車供應鏈已經出現“美國雙A”的做法,即蘋果和亞馬遜。
早在2015年,蘋果就曝出了其電動汽車專案“泰坦”,並且從特斯拉公司挖來不少人才。當時蘋果CEO庫克斷言:“汽車行業似乎將發生巨大變化,我們拭目以待。我確實認為該行業正處於發生巨大變化的拐點。”
而到了2020年,庫克的這一番話似乎得到了應驗。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觸底反彈,不僅特斯拉股價大漲,成為全球最大市值的汽車企業,國內的三大造車新勢力也受到資本的青睞,市值猛漲。資本如此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說明這個行業確實是一條康莊大道。
不過同樣都是剛剛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手,華為和蘋果能否分出一個勝負?
蘋果的造車專案“泰坦”並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專案,2019 年與 2020 年之間,蘋果裁掉該專案400多人,負責人也是換了又換。外界傳言,蘋果的“泰坦”專案或者將夭折。然而與傳言不符的是,蘋果在新能源領域的專利數量越來越多。
目前的公開資料顯示,蘋果汽車相關專利已經達到了92項,僅2020年這一年就新增了28項(資料統計截止到10.1)。這證明蘋果的“泰坦”計劃正在按部就班進行著。
再來看看華為這邊,它在汽車領域又有什麼本事呢?
透過企查查資料顯示,華為在汽車領域的專利數量已經達到了700餘個,最早於2004年就已經申請汽車相關的專利,名為“可實現移動遠端汽車檢測的車載通訊導航裝置”。不過直到2010年,華為汽車相關專利開始爆發,這意味著華為從這時已經下定決心進入汽車行業。
發明技術專利需要一定週期,因此可以判斷出,華為至少在2008年-2009年就已經開始佈局汽車業務,比蘋果的泰坦專案至少早了6年以上。不過華為在2013年才正式對外宣佈正式進軍汽車領域,併成立“車聯網業務部”。那一年,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正在考慮是否將處於破產邊緣的特斯拉賣給谷歌。
去年5月29日,任正非簽發華為組織變動檔案,檔案批准成立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並將業務方向劃定為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電動、智慧網聯、智慧車雲五大板塊,同時涉及硬體和軟體。用華為輪值董事長的話來說,就是“除了底盤、四個輪子、外殼和座椅,剩下的都是華為擁有的技術。”在經歷了手機晶片斷供之後,華為會盡量減小在汽車領域被“卡脖子”的風險。
而蘋果並沒有選擇大部分零部件都自研的套路,依然選擇依賴供應商,因此專注於“自動駕駛”、“車輛外形及座艙”、“新奇體驗”三大部分的技術研發。這也是蘋果汽車專利數量比華為少的原因之一。
最近幾年,不論是整車企業或是自動駕駛公司,都開始快速發展,留給新玩家的機會越來越少。華為和蘋果作為新玩家先後進入汽車行業,但是他們動因卻完全不同,蘋果是想在智慧手機紅利消失之前,尋找新的方向。而對於華為來說,或許一開始進入汽車行業的初衷與蘋果相同,但是在經歷被制裁後,華為投注汽車行業更像是一種“絕地求生”。
無論出於哪種動因,華為和蘋果在汽車領域的較量已經開始,新的回合,你們認為誰能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