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無疑是全球範圍內發展程序最快,生產量和銷售量都最多的國家,純電動車也是被世人稱為是中國在汽車工業中實現彎道超車的最快捷徑。但毫無疑問,純電動車的誕生的初心是降低排放,低碳環保。但在電池報廢方案上卻持續被詬病,現在市場上的首批動力電池將迎來最大一波的退役潮,現在的處理方法又有沒有得到改善呢?
就像我們所知道的,報廢的鋰電池如果隨意丟棄或者處理不當,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畢竟正負極材料都包含各種重金屬元素,嚴重的話可能數十年都難以恢復,但各大汽車廠商其實都只有把電池下放到次級市場使用的方案,對最終廢料處理方式大多仍然是避而不談。
從目前電池回收模式來看的話,主要有生產廠商的回收行業回收以及第三方進行回收,也就是說,主要就是維修企業,電池企業和車輛報廢以後的一些拆解企業來進行,雖然說目前來講,但是對於動力電池來講,回收以後可以進行二次使用,對於回收以後的動力電池,其實只要他的沒有完全達到報廢的階段,甚至還能夠再繼續使用的情況下面,基本上可以用到如一些低速的電動汽車上面去,這甚至可以用來作為一些備用的電池來進行使用,甚至有一些企業通過回收過來的動力電池,經過評估以後,以租代售的方式放在環衛車啊,觀光車上面來進行使用,甚至拆解成為手機充電寶的方案,那麼可以將動力電池利用率達到最高,這個方案相信也能被消費者所接受。
但實際上到了最終處理階段,鋰電池的處理仍然不樂觀,截至目前為止,其實中國累計的報廢動力電池已經超過了20萬噸,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至35萬噸。雖然說,從廢舊電池中提取鋰,銅,鈷看似利潤可觀,但事實上現階段國內對於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產業,大部分仍然處於無法盈利,一方面是當前,再生技術尚未成熟,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目前業內還未就廢舊電池的大規模處理達成統一標準,目前僅有少數幾家擁有高度自動化水平的大型企業例如江西贛鋒鋰業,以及深圳格林美能從中獲利,很明顯,這需要國家儘快通過規範行業標準和政策扶持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無疑就是純電動車發展中最大的絆腳石。
小編還嘗試性地搜尋了一下海外對於鋰電池處理的一些方法,最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以及瑞士,三個國家分別都有著自己不同的處理方案,德國的話會採用硫酸浸泡的“溼處理”,電池中95%的物質都可被提取,相對利用率較高,但部分還是直接選擇埋在廢礦當中。而瑞士則採用高溫處理,產生大量的合金二次銷售,但這也仍然離不開國家補助,難以盈利。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既然國內已經有可盈利回收的先例,無疑也為中國回收企業打了一支強心針,加上中國的鋰電池製造高達85%的比例是靠海外採購,假設鋰金屬能實現成本較低迴收提取,與電池生產方實現產業鏈的供給,也能實現製造成本的降低,這樣也才真正談得上“環保”。從長遠角度看,也才真正能和“氫”能源實現對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