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0月28日,升級後的正式執行。當晚,官方公佈了第一批殺雞儆猴的名單(被封殺的連結從多到少依次排序):拼多多、京東、騰訊新聞、美團、雲集、萌推、微視、粉象生活、騰訊遊戲、小米有品等公司。

被封禁的運營玩法有:砍價、利益誘導下載、違規拼團、各種形式的好友助力、種樹/養雞/養寵物的養成遊戲等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最有效的拉新玩法;毫不誇張地說:這次封殺讓各公司的運營一夜回到解放前。

同時在微信上搜了一下,發現央視新聞、新華網、澎湃新聞、各地電視臺等公眾號都紛紛推文:微信封禁砍價拼團,網友大呼“幹得漂亮”。微博和微信上的普通使用者評論全是“雙手支援”、“早就不堪其擾”等。

“天下苦秦久矣。”這就不奇怪為什麼微信要收緊對外鏈的管理了:部分運營從業者利用人性的弱點太過火,惡意綁架使用者的社交關係鏈,以致使用者信任被過度透支。

但你也不能說拼多多以一己之力,把大家拖下水,都沒得玩了。拼多多還算是正規的:最起碼人家真金白銀在做補貼,2017年的拉新成本為17元/人,這一數字在2018年攀升到102元/人。

微信真正要嚴打的是那些“吸平臺血”的灰產:外掛批量生成冒充大公司商標或者名人肖像送紅包的假活動,誘導底層使用者轉發,然後通過多次跳轉販賣軟色情廣告、黑五類產品。依靠傷害微信使用者體驗的方式,快速薅一波流量快速變現。

說回正題:今天官方封殺的第一批活動連結全是大公司的,這些活動形式都是需要付出實打實的成本和補貼。小公司通常都做不起,所以大家的關注度低,是非常合理的。畢竟打卡分享和私域流量運營才是小公司空手套白狼的賺錢利器。

但這些封禁的玩法到底哪裡違規了,接下來需要怎麼整改?下面我們來逐一聊聊,別到時候自己要做類似的活動時卻踩雷被封,不知道別人早就已經按規則整改好了。

利益誘導下載App和跳轉內容

這裡封禁的案例連結包含有使用者下載App即可提現現金紅包、騰訊視訊VIP天數、遊戲裡面的道具等誘導下載方式。

除了利益誘導下載之外,利益誘導跳轉別的連結也不行:

京東的明星打榜活動,粉絲可以選擇自己的愛豆,完成指定的任務就可以獲得給自己愛豆打榜的能量值,能量值排名第1-3名的明星可以得到京東贊助的線下媒體曝光。

這裡的違規點,就是用利益(給明星打榜所需的能量值)誘導使用者去跳轉別的連結(京東商家的店鋪新增關注、逛雙11會場、購買商品)。

這麼嚴格,那該咋繼續把流量往App搬運呢?畢竟利誘是不可能的了,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做了,但可以通過使用者的獵奇心理、好奇心來驅動使用者主動下載或跳轉,並且在微信環境內走完閉環

如果App屬性和資訊類搭不上邊,能有什麼非利益藉口引導使用者去下載App呢?我開個腦洞:例如使用者在H5頁面上可以提現,但是提現的門檻是賬戶得繫結身份證,那繫結身份證得在App上才能完成,諸如此類

誘導分享——砍價

用來舉例砍價誘導分享的封禁案例就是拼多多,體驗過拼多多砍價的小夥伴可能都清楚:前面的砍價金額會更高,刺激你更強的分享動力,後面金額會慢慢低至1分錢/人砍價,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砍的錢會上升,讓助力使用者產生愧疚感,協助轉發。

這些在以前看來能有效提高轉化率的細節,現在都屬於違規操作了。

除此之外,微信還舉例了騰訊遊戲道具商城、萌推、粉象生活等產品的砍價頁面。看來所有電商公司在web端頁面都應該先把砍價活動下架、整改合規後再上線,免得影響主域名訪問。

違規拼團類內容

雖然官方第一批封殺的名單裡沒有“拼團”這個類目,但拼團作為一種提升使用者“付費率”非常有效的運營工具,在這裡提前補充說幾句,避免大家掉坑。

因為使用者對“拼團”存在著一個刻板印象——優惠,以及存在著從眾效應。所以,在很多知識付費平臺和K12行業的公司,只是把“拼團”作為提升轉化率的一個活動工具,所以會存在讓“團長”(一般是媽媽群體中的KOL/KOC)發起一個拼團活動,吸引身邊的人來拼團購買。但“團長”本身不需要付錢(或者先付錢、後面單獨退錢)、還可以有錢分。

好友助力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好友助力”幾乎是每一個App/小程式的拉新標配。這一版塊基本上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各種形式的好友助力玩法(加速/集卡/點贊)都封禁了。

通過利益誘惑,誘導使用者分享以及傳播外鏈內容的,包括但不限於:以金錢獎勵、實物獎品、虛擬獎品(包括但不限於紅包、優惠券、代金券、積分、話費、流量、資訊);聲稱分享可增加抽獎機會、中獎概率、成功可能;通過簽到打卡、邀請好友協助(包括但不限於助力、砍價、加速)、設定收集任務(包括但不限於集贊、集卡、集福、集碎片)等形式利誘、誘導使用者分享以及傳播外鏈內容的。

所以,如果想讓“好友助力”功能更合規:可在所有的助力主頁面刪掉“利益”誘導、進化為“多人互助”的拼團/眾籌樣式(不成團可退錢之類的)。

騰訊下一個20年的戰略重點是:產業網際網路。小程式是騰訊切入產業網際網路最好的武器,需要憑藉微信的11億使用者是稀缺競爭資源,實現對阿里雲、華為雲的彎道超車。微信的重點對應則是使用者留存和商業化變現。所以,對使用者過度打擾的資訊進行約束和管理是必然的。

雖然在網際網路中有一個定律:流量只會越來越貴,但設計砍價、助力等活動驅動老使用者分享帶來新使用者,是所有公司降低獲客成本的必做功課。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ios13.2殺後臺嚴重,不建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