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國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後,傳統的線下實體門店就受到了網際網路商業的巨大沖擊,各大電商平臺的線上門店以低廉的價格獲取到了最廣泛的商業客戶流量,一個個線上商城都做大做強,搞得線下實體店一個個苦不堪言。
尤其在今年疫情發生以後,本來就被線上商城分走流量和購買力的線下門店,在疫情“少出門、少去人群密集處”的衝擊下更加雪上加霜,線下門店幾乎是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關閉潮。
按理說,線上消費的發展是我國網際網路科技進步的一個最重要的表現,並非是一件壞事,但是從我國實際的發展態勢來看,線下門店的萎縮卻並非是一件好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第一,線下門店能夠解決的勞動力問題線上模式解決不了。
就拿一個線下的餐飲店來說(夫妻店、蒼蠅小館除外),想要支起一個實體的餐飲店,如果老闆不親自上陣的話,至少要僱傭1-2名廚師、1名收銀員、1-2名服務員、傳菜員,規模稍微大一點的餐飲店還需要配備採購等人員。可以這麼說,只要這個實體店的規模不至於過小,起碼可以解決一個至少4個勞動力,那麼全國的實體餐飲店加起來為全社會又提供了多少就業崗位呢?這個答案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
而一家線上商城又能夠提供多少崗位呢?極端情況下恐怕一個人就足夠支撐一個線上門店的日常維護和運營!從社會責任和提供就業崗位上,實體店能夠起到的作用太大了。要知道雖然我國現在整體的民眾受教育程度提高了很多,但是在勞動力市場最大的群體還是知識水平有限、只能依靠出賣體力的基層勞動力為主,這些基礎勞動力在沒有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傍身的時候,尚且可以從事一些實體服務行業混個溫飽,如果一旦未來實體門店集體性倒閉,那麼這些人群該何去何從?
不要說這些人可以透過學習技能拓寬上升渠道,現實生活中能夠透過學習完成階層跨越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機遇成分佔比較大,認為底層勞動力不學習是一種懶惰簡直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因此在解決社會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上,實體門店的作用不可或缺,一個國家的穩定和失業率是掛鉤的,如果不信看看大洋彼岸的燈塔國就知道,如果一旦失業率過高,生產製造業空心化的後果有多嚴重!
第二,網際網路大廠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割韭菜行為。
在網際網路產業最初蓬勃發展的那些年,為了抓取最大的流量引入,各大網際網路大廠都紛紛給到消費者和商家各種優惠補貼政策,確實讓我國民眾和線上門店享受到了幾年的網際網路紅利。
但是隨著我國網際網路流量從增量市場變成存量市場以後,這一切都開始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仔細回想一下,最初使用外賣點單時最低五六元就能吃到外賣,而現在點外賣時隨便一單的價格都在20元上下;在交通方面,我們過去使用嘀嘀打車可以享受到超值的優惠車費,但是現在再使用網約車的價格幾乎和傳統計程車沒什麼區別,甚至再某些情況下價格反而更貴;就更別說今年開始普遍提價的共享單車,此前騎車那叫一個優惠,可是今年開始連共享單車甚至連共享充電寶都開始漲價了!
這其實就是我國網際網路大廠正在做的“惡”,先是養肥韭菜,然後在達到壟斷地位以後公然開始“割韭菜”!這種事情線上下實體店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卻活生生的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演,不得不說,這是我們誰都沒有意料到的事情。
綜上所述,如果還在一味的責怪線下門店不知進取不懂得學習其實是有失偏頗的,線下門店的一些商品就算是價格比網購略高,但是其社會責任屬性卻要大於商業行為本身,況且現在線上價格已經不比線下門店便宜多少了,還能夠把線下門店放在鄙視鏈的最低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