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晶片之難依然無解

對於華為來說,目前所處的晶片困境依然是無解的。在國內半導體還沒有成熟到量產5nm晶片之前,手機業務近乎停擺是必然的,也是最無奈的。國內自研技術的提升是外部的大環境,而這個時候理應啟用華為內生力,從內部孵化其他更有前途和能量的市場。不少分析師都預估,以目前的晶片庫存量,2021年華為的手機業務將繼續下滑。

就在所有人發出“除了手機,是否應該探索別的終端?”這樣的疑問時,華為卻已經準備好了一份答卷。近日華為內部有訊息傳來,這次華為桌上型電腦的產量將接近60萬臺。不僅搭載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而且將成為華為挺過這個寒冬,最大的籌碼。

手機研發不能放棄

這個重大的籌碼,也並不能影響手機業務在華為戰略中的地位。要知道在今年3季度時,華為手機的出貨量甚至一度超越了三星,榮登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品牌,也是華為首次榮登這一寶座。

其背後的研發投入,更是不勝列舉。光2008年就投入1000億進行專項手機研發。從華為公司公佈的年度財報中便能看出,華為消費者業務就佔據了總營收的一半以上。極致的研發,帶來的是市場的良好反應和客戶的口碑。佔據總營收的一半以上,要砍掉左膀右臂實在沒有必要。

可以這麼說,消費者與華為品牌的第一次接觸,大部分都是終端手機。於是不難猜想,作為終端接觸點,繞過手機晶片之難,PC桌上型電腦將是下一個重要的發力點。

發力PC電腦端力挽狂瀾

正式推出商用桌上型電腦的訊息,最早要在9月23日的華為對內大會上。一經推出,便宣稱將首先應對B端商業客戶,而且產量直接接近60萬臺。變化如此之快,讓業界同屬於PC終端的國產品牌長城都來不及反應。

這一次是徹底的完成了去美化的操作,因為其核心使用華為晶片,外部作業系統屬於國產銀河麒麟系統。除此之外,包括京東方等在內的眾多國產企業紛紛拿出了各自當家的自研技術。京東方率先提供顯示器,主機提供商富士康,DRAM記憶體提供商長鑫儲存,而最關鍵的電腦作業系統也不用windows,改為了銀河麒麟作業系統。

國產同盟們的舉動,讓整個國產業態都開始煥然一新。60萬臺產量,就是60萬顆火種。是國內自研技術未來的希望之火,更是回擊美國晶片封鎖的有力武器。

比較有趣的是,曾經發力中國PC業務的聯想,如今卻始終未能擺脫自己依賴國外技術的現狀。反倒是華為利用自己短暫的調整,推出了手機端之外的伺服器和桌上型電腦,開始進軍新的市場。

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跨境電商的玩具檢測報告在哪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