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訊息指出微軟正計劃開發ARM架構伺服器晶片,用於自家的雲計算服務之中,算起來美國五大科技企業已有亞馬遜、蘋果、微軟和谷歌開發ARM架構伺服器晶片,Intel的艱難日子似乎真的來了。
在PC處理器市場,Intel正被AMD打得抬不起頭。Intel由於自身的10nm工藝產能不足,因此桌面處理器大都繼續以老舊的14nmFinFET工藝生產,而AMD的Zen架構大殺四方,再輔以臺積電的7nm工藝,讓Intel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不過Intel早在數年前就已將業務重心轉向伺服器晶片,PC處理器市場受到的打擊並未動搖它的根基。為確保伺服器晶片業務,Intel的10nm工藝投產後優先用於生產伺服器晶片,可見它對於伺服器晶片業務非常重視。
Intel如此重視伺服器晶片業務,主要是希望延續它在伺服器晶片市場的優勢,它在伺服器晶片市場佔有大約97%的市場份額,以求在充滿希望的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新興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微軟以及其他美國科技企業紛紛自研ARM架構伺服器晶片無疑是對它的重大打擊。
亞馬遜早就在研發ARM架構伺服器晶片,谷歌則開發出效能超群TPU,2018年打敗李世石的阿法狗用的就是谷歌自研的TPU。谷歌的TPU為完全自研的架構,針對神經網路開發,以此加速神經網路的特性。
如今又增加了微軟這家企業,這些企業自研伺服器晶片對Intel影響非常大,此前有資料指出僅是谷歌一家每年採購的X86伺服器晶片就佔全球X86伺服器晶片市場的5%份額,可見這些大型企業採購的伺服器晶片多麼巨量。
微軟背叛wintel聯盟還帶來深遠的影響,一直以來微軟和Intel的牢固的盟友,微軟不斷升級Windows系統佔用更多資源,迫使消費者和企業使用者選購效能更高的處理器,而Intel則不斷提升處理器的效能,從而達到雙贏,然而如今微軟投入ARM陣營了,對伺服器晶片市場具有重要的指標性意義。
ARM陣營一直都有意進軍伺服器晶片市場,前赴後繼的企業有太多,不過它們大多倒在了追趕的途中,高通此前也曾推出ARM架構的伺服器晶片但是最終放棄,目前面向公眾市場推出伺服器晶片的僅有中國的華為,而微軟公開宣佈研發ARM架構伺服器晶片無疑將有力鼓舞ARM陣營的信心。
Intel在PC處理器市場無心戀戰,如今它視為未來的伺服器晶片市場正逐漸被ARM陣營撕開裂縫並且裂縫正越來越大,兩項業務均被對手侵蝕,可以說它如今正陷入四面楚歌之中,未來的前景無疑充滿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