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由於國內半導體行業起步晚的原因,早期大多數企業一直採取“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發展戰略,看似短期內可以快速生存和發展,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卻容易被“釜底抽薪”,比如在晶片上被掣肘的華為。當下,美不僅讓本國企業無法給華為供應高階晶片,並且利用技術干涉,阻止其他企業與華為開展商業往來。

在此過程中,美除了刻意針對華為,而且還對中芯國際頻頻設定障礙。中芯國際作為一家晶片製造企業,市值目前4000億,且去年中芯國際的年收入剛剛超過200億,對比臺積電來說,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可是在美眼中,可謂是把中芯國際當成了第二個“華為”。

此前對中芯國際頗有微詞,但中芯國際給出的解釋對方根本不看,更有訊息說中芯國際會重蹈華為的覆轍,被拉入“實體清單”,此前就新增臨時出口限制。沒想到該來的還是來了。本月18日,美又一次將國內59家企業盡數拉入“實體清單”,此次中芯國際赫然在列,企業還是沒能逃脫被拉入“實體清單”的命運。

說起來也挺可笑,美給出的理由還是“國家安全”,真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是有多脆弱,處處以“安全”為藉口,處處針對中企,阻撓企業的商業發展。尤其是對於中芯國際而言,被拉入實體清單後,相當於企業短時間內遭遇二次打擊,畢竟高管的突然離職產生的效應還未散去。

幾天前,中芯國際發生高層的人事變動,昔日臺積電的功勳蔣尚義空降中芯國際,引發不小的轟動。可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中芯國際的高管兼CEO梁孟松隨後便宣佈決定,他個人將從中芯國際離職。吸納一個技術人才,同時卻丟失了另一個技術人才,一時間中芯國際“內訌”的訊息不脛而走。

其實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編者也是比較懵的,論技術實力,蔣尚義和梁孟松平分秋色,在一起的話將對中芯國際的實力是一個很大的提升。然而看過兩人的履歷後就會明白,有些技術大佬並不適合在一起。拋開蔣尚義和梁孟松之前不算順暢的共事經歷不談,二者在晶片領域的發展方向就不是一條心。

蔣尚義雖說年紀比梁孟松大,但他希望走的方向是先進的封裝。反觀梁孟松在中芯國際的這三年中,走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先進製程方向。帶領研發團隊耗時3年時間,將中芯國際的28nm工藝提升了4代,將7nm研發完畢,明年有望量產。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梁孟松的參與,中芯國際在晶片製程上不至於落後競爭對手太多。

但是,現在說什麼也晚了,梁孟松去意已決,而且身為高管的他,在此次人事任命中基本沒有話語權,這才做出了離職的決定。雖說梁孟松坦誠會休息一段時間,但是像他這樣的技術人才,到哪裡都是香餑餑,故而很多人便猜測梁孟松的下一站會去哪,其中任正非和華為的呼聲最高。

那麼對於華為和任正非而言,梁孟松會不會是等待的強援呢?平心而論,有這種可能性。一方面,華為自研廠房已經封頂,也有訊息顯示華為會從45nm開始研發晶片,而梁孟松主攻晶片製程工藝的特點,跟華為有些不謀而合。

那麼在你看來,梁孟松有沒有可能將華為當成任職的下一站呢?

1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官宣!28日小米11登場,與iQOO 7誰才是網友心中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