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信通院院長劉多在主持會議期間表示 ,目前工信部正會同運營商制定明年5G網路建設計劃,具體數字還沒確定,但將按照適度超前原則,穩步推進5G網路建設。

近期,中國信通院釋出的《中國 5G 發展和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指出,未來2~3年,我國5G網路建設仍將呈持續推進趨勢。

白皮書同時指出,“尊重技術演進、網路建設、市場和應用發展的規律,穩步推進5G 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技術標準和產品裝置成熟進展合理安排網路建設週期,不斷升級完善網路能力。”

鑑於2020年底前5G基站建設規模可達77+W,綜合以上資訊可以判斷,2021年國內5G基站新增規模保守預計將在80萬~100萬之間。

筆者認為,隨著5G共建共享的推進,以及5G SA於2021年全面商用,5G網路建設將在未來兩年時間內,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這一趨勢與2020年呈現哪些相同與不同?

一、面向消費級市場

從終端層面看,2019年8~12月,國內5G手機出貨為1369.8萬部,2020年1~11月,國內5G手機累計出貨為1.44億部。

而截至 2020 年 10 月, 5G 終端連線數超過 1.8 億。

從5G手機的出貨量到5G終端連線數,5G商用初期的這幾個數字說明,國內5G終端在2020年的銷量並不低,且存量市場保持著換機慣性需求。

11月4日,在5G終端座談會上業內指出,作為5G產業鏈重要環節,5G終端的普及對5G成功商用至關重要,並提出三個建議:

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加快提升5G終端的產品效能和成熟度,推出高性價比5G終端;持續推進5G行業晶片、行業模組研發,為垂直行業提供多形態、多種類、多功能的終端產品;產業鏈上下游之間、通訊行業與垂直行業之間要加強協作,聯合開展5G終端研發、應用探索等工作,共建5G健康發展的良好生態。

截至2020年11月,中國移動5G套餐客戶數為1.47億,11月5G淨增1859萬戶,該年3月、6月、11月保持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中國電信5G套餐使用者7948萬戶,11月5G淨增762萬戶,該年5月、7月、11月保持了加大增幅;中國聯通雖未公佈5G使用者數,但11月4G使用者依然保持淨增,3月、6月、9月的4G保持較大增幅。

隨著麒麟990/9000(E)、驍龍888/7系列、天璣1000/800系列、三星Exynos1080、紫光展銳T7520等5G SoC已(或將)商用,2021年Q2起,5G終端會進一步滿足規模換機市場的需求。

同時,華為、小米、vivo等均圍繞著5G手機+泛智慧終端打造全場景生態,進一步滿足家庭、健康、大屏、多屏等多場景的應用+雲端儲存,隨著圍繞使用者的場景連線增多,以及沉浸式應用體驗的逐步升級,5G聯接將為量變轉向質變提供基礎底座。

近期,如華為面向1+8+N全場景,透過鴻蒙OS2.0提供分散式軟匯流排,面向家庭場景提供PLC-IoT匯流排;小米升級5G+AIoT雙引擎,面向個人可穿戴、全屋智慧、辦公場景提供多種裝置與服務;vivo圍繞人與數字世界提供聯接服務的橋樑,深耕泛智慧終端全渠道銷售體系……

5G網路面向消費級市場,當下以廣覆蓋和按需深度覆蓋為主,室內以千兆家寬+WiFi6為輔。

二、面向行業市場

在上述白皮書中,對未來幾年的5G應用及行業終端發展給出了預判:

(1)5G R16 標準版本還需 1-2 年才能實現商用;網路切片和邊緣計算預計 1-2 年才能具備大規模部署能力;

(2)2021-2022 年,預計基於超高畫質影片的直播與監控、智慧識別等應用將率先落地;

(3)具有 5G 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可能在 2022-2023 年規模增長;

(4)5G 行業應用規模增長期預計將在 2023 年後出現;

(5)基於雲邊協同的沉浸式體驗、基於低時延高可靠的遠端控制類應用還將屬於儲備階段,將在後續 2-5 年中陸續成熟;

(6)行業對晶片和模組需求多樣,而當前晶片多為大頻寬的單一型別,進行晶片的重新設計研發投入大,市場前景不明,晶片企業動力不足;

(7)5G 模組目前仍在千元,要降低模組價格必須擴大規模,而現階段 5G 行業終端仍面臨行業市場碎片化、單一市場規模不足的難題,短期內無法降低到多數行業能夠接受的水平;

……

今年9月15日,相關會議披露,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的5G基站超過3.2萬座。

假設以不嚴謹的佔比計算,在70+座5G基站中,3.2萬座基站佔比接近5%,這一比例雖然看上去不值一提,但這將是5G體現綜合價值的起點。

目前,5G融入行業數字化,行業終端/模組形成規模依然需要時間。大到智慧城市的一城一策,小到數字工廠的連線保障,每一個場景對網路、終端的要求均提出了不同能力與要求,碎片化的需求註定行業市場需要深耕。

同時,也需要看到5G商用一年來業界的努力。諸如愛柯迪6號數字工廠,在5G專網取代WIFI和有線網路後,帶來了質檢效率、裝置綜合效率的提升,為面向客戶的柔性生產提供了服務支撐。

5G也在改造通訊業自身,用5G製造5G成為踐行數字化轉型的潮流。

以往,以一把NB-IoT螺絲刀走入大眾視野的愛立信南京工廠,如今透過5G尊享專網為5G AGV排程、5G無人機盤庫、5G智慧線陣掃描、5G AR質檢等提供支撐;數字化轉型願景中做“極致雲公司”的中興,在其濱江製造基地透過數字孿生、智慧倉庫、雲化AGV和機器視覺,實現了生產工廠逐步的無人化……

不僅僅是5G,業界不應僅僅只聚焦於未來數年5G基站數的規模,更應注重MEC+UPF下沉、AI、區塊鏈、M-IoT等等綜合能力的打造,泛在資訊基礎設施才是數字化社會全面發力的基礎。

在2020天翼展上,中國電信提出要把雲計算服務打造成中國電信的主業;2020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提出了5G+雲雙引擎戰略;2020通訊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訊技術年會上,中國聯通指出,隨著5G、MEC和AI的發展,算力已經無處不在,網路需要為雲、邊、端算力的高效協同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務,計算與網路將深度融合,算網一體,邁向了雲網融合2.0階段。

雖然,2020年~2021年5G應用主要以面向eMBB為主,但業界對於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市場發展充滿期許,因此,2021年,5G網路建設勢必會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繼續探索、擴充,注重小而美的場景將與龍頭示範場景商用推廣並行發展。

10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砸百億清除華為、中興裝置,美國不想再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