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共享汽車墳墓,正在成為一門新生意。2019年到現在,李強(化名)賣了3000多輛二手新能源車,“3折拿車,4折賣到下沉市場”,他談到。
李強是一位深耕下沉市場的車商。2015年開始,他先後經營過低速電動車、小微型電動車。從他的口中,我們瞭解到,那些年“熱銷”的小微型電動車,究竟流向何方。
01 高歌,未曾猛進共享汽車墳墓的故事,要回溯到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初階段。2013年,我國開始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補貼催化,市場一路高歌,銷量從當年1.76萬輛增長到2019年120.6萬輛。
少為人關注的是,分時租賃這一共享汽車商業模式,也幾乎在同一時間興起,概念最熱時期,有近300家平臺共同擠在市場裡。往後幾年時間裡,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與共享汽車緊密的“纏繞”在一起。
車企“大倉庫”——或許是定義彼此關係最貼切的詞彙之一。而究竟有多少車輛流到出行平臺,以及車企其他B端大客戶那裡,市場一直沒有答案。
2019年底的一場論壇上,一位新能源車企人士曾向媒體透露,“我們拿到的統計資料顯示,私人消費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貢獻大約有三成,企業使用者大約佔七成”。
按照公開資料,僅幾家頭部共享汽車平臺,就吸收了超過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實際上,還有大批未公開投放資料的中小平臺,以及打著分時租賃名義上牌後,停在荒野裡的車輛,究竟有多少,難以計數。
2020年,九成以上共享汽車平臺倒閉,車企也開始快速清庫存,以求資金回籠。EVCARD、首汽Gofun、華夏出行紛紛展開車輛處置計劃,江淮、江鈴、奇瑞等多家車企也將“庫存車”進行甩賣、抵債。
與之相對應的現象是,北汽、江淮、眾泰、江鈴等曾經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排頭兵,均在2020年出現銷量斷崖式下滑。以北汽新能源為例,這家車企2019年銷量達到15.8萬輛頂峰,而2020年前11月銷量則不足2.5萬輛,同期降幅達78%。其他幾家車企的情況,也無一不是如此。而同一時期,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整體銷量增長5.9%。
多家車企銷量跳水的背後,究竟是今年市場發展不利,還是前幾年發展存在未知因素?
李強的故事或許能為我們找到一些答案。
02 市場,陷入涼局(以下為受訪者口述內容,略作編輯)
2018年,我開了一家新能源汽車4S店,經營狀態一直不好,開始思考新方向。2019年,共享汽車倒閉潮大規模出現,同時多家車企有去庫存計劃,很多新能源汽車需要消化。因為做經銷商積累一定渠道資源,我就開始思考,能不能走這條路。
當時推算,市場空間還可以,每年有幾萬輛車源。到現在,我一共賣了3000多輛車,主要是小微型新能源車,涉及眾泰、大乘、江淮、北汽、奇瑞等品牌。
我們的車源,一方面來自共享汽車平臺下線或迭代置換後的二手新能源汽車,另一方面來自廠家抵賬車或庫存車。
過去幾年,對於一些新能源車企來說,只能算作“階段性成功”,大多數企業的發展是得益於補貼紅利。今年傳統新能源車企的市場行情很不好,江淮、江鈴、北汽、奇瑞等多家車企都在清庫存,共享汽車平臺也開始車輛處置。
我瞭解到,江淮汽車今年一共抵了兩筆帳:5月份,第一筆帳,抵了6000輛;11月份,第二筆帳,抵了5000輛,一共是11000輛。江鈴新能源在今年分兩次甩賣了10000輛。北汽新能源也在大規模清庫存,去年就抵給國軒高科6600輛。
奇瑞還從EVCARD平臺上拿了4000輛二手車,這部分車原本也是EVCARD從奇瑞採購而來,當時就談了回購方案。奇瑞拿到這批車後,又轉手抵給了供應商還債。
EVCARD和首汽Gofun早已啟動車輛處置計劃,已經賣出大批車輛,華夏出行也從這個月開始著手處理。
我聽說,華夏出行的那批車少說也有幾萬輛,都是2018年以後生產的車。2018年,北汽新能源瘋狂衝刺銷量,按照官方資料,全年銷量達15.8萬輛,同比增長53%。10月、11月、12月連續三個月,每個月都是3萬輛以上銷量,很多車最後都去了華夏出行平臺上。
車企投放在出行平臺上的車,多數都是工廠先壓錢,再找一些代理公司,在全國各地上牌。現在還有一些新車,上完牌後就堆在那裡,一動沒動。
最近,長沙的一家地方性共享汽車平臺先匯出行,就透過舊車置換一次性賣掉1700多輛車給當地私人二手車商,價格非常便宜。我們去看車的時候,發現他們把幾百輛新能源車全都停在一所中小學校地下停車場,真不知道怎麼敢把場地找在那裡。
03 租賃,困境難解從我們經手的車輛車況來看,分時租賃運營資料非常差。有些車從2017年到現在跑了9000公里,這肯定不賺錢。即便是在共享汽車全國運營前10的城市,兩年半也才跑了7萬公里。對比之下,計程車一年運營里程通常在10萬公里以上。
共享汽車平臺很難靠運營賺錢,一些車企做共享汽車就是左手倒右手,為了上市和拿補貼。車企一般都先通過出行平臺倒一手,再以二手車方式低價處理,中間的貶值部分,可以計為固定資產折舊,賬面上來看合情合理。
除了把車輛投放在自己旗下的出行平臺上,為了“做銷量”,車企也會找一些服務公司幫忙開票、上牌,給他們一些服務費,再透過這些公司倒賣給各個出行平臺、租車平臺和二手車商。
我們現在賣的車,普遍行駛里程在2-4萬公里之間,一些是拿完補貼的,也有一些沒跑夠里程,沒拿到補貼也直接賣掉,估計補貼也就不要了,能收回一些成本就不錯了。
共享汽車平臺處置的二手新能源車,多數是小微型純電動車,外觀非常破舊,但只要便宜就有人要,一些車輛價格能低到3-4折。
車輛主要在山東、河南、山西、江蘇等省份的下沉市場來賣,這些地方曾經是低速電動車市場。低速電動車企業受困於政策紛紛轉型,這些二手新能源車剛好填補市場空缺。我們也拿到一些三廂車資源,主要賣給四五線城市跑黑車的司機。
這個行業魚龍混雜、沒有規範,要麼各顯神通憑關係,要麼就是財大氣粗,出高價拿車,規範性的固有資產處置方案還沒有形成。
分時租賃模式探索失敗後,車企或轉向佈局網約車業務,或轉型長短租業務。今年,我們這有幾家長安汽車的經銷商特別難,廠家在“忽悠”他們把錢拿出來幹T3出行,不僅承諾給支援政策,每輛車還給補貼2-3萬元。只不過,不知道這些網約車平臺,會不會和分時租賃一樣,成為車企下一個“蓄水池”。
04 寫在最後曾幾何時,風口之下,共享汽車是投機者趨之若鶩者的方舟,所有人都期待一場資本的狂歡;而當大潮褪去,共享汽車更像是投機者避不可及的麥城,被戳破的肥皂泡裡沒有鮮花和掌聲。
不可否認,共享汽車是一門生意,但若想從“一門生意”蛻變成“一個產業”,去偽存真是其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有時刻變化的商業邏輯,有行業潛規則的暗流,也會有類似李強這樣的“掘金”故事。但,李強“掘金”的故事,肯定不是共享汽車產業的全貌。
投機心態,不是一個褒義詞,卻是大多數行業都存在的問題。就像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真實性,一直被行業廣泛關注。如今,隨著分時租賃模式的失敗,泡沫破裂,那些虛掩的銷量,正被逐漸暴露出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此前的水分有多大,此後的故事是否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