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一聲驚雷,小米閃亮登場。
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4月6日,那是諾基亞初現頹態的時代,那時釋出的諾基亞N8手機搭載了全新的Symbian^3系統,1200萬畫素攝像頭加上氙氣閃光燈,在一眾300萬,500萬,800萬畫素中睥睨群雄,展現出一代手機霸主最後的倔強,當年斬獲400萬銷量。
一代機皇諾基亞N8
那一年蘋果公司釋出了iPhone4手機,創新採用Retina顯示技術讓3.5寸IPS螢幕顯示效果更加細膩,出色的IOS系統,三軸陀螺儀,電容屏,WIFI,藍芽等等,一切都顯示著與眾不同的屬性。即使出現了死亡之握也無法阻止人們追逐iphone的腳步,釋出當年即在全球斬獲3998萬臺,成為當之無愧的街機。
喬布斯在釋出會上展示iphone4
而這時候的安卓陣營則是一片混亂,在國內谷歌只提供系統,系統的最佳化和UI設計都是各個手機廠商自己搞定。這一年HTC還是安卓陣營的老大哥,在國內釋出了渴望(Desire),野火(Wildfire)等系列手機,採用的HTC Sense桌面,而聯想是四葉草桌面,彼時主做運營商定製機的華為則是無限桌面。
HTC Sense早期介面
聯想樂phone上的經典四葉草介面
華為電信定製C8500上的無限桌面
2010年的安卓手機系統是Android 2.1版本,這時候的安卓也是方興未艾,系統已經初具規模,並且各大手機廠商緊跟蘋果採用了電容屏,其操作體驗已經優於諾基亞的塞班系統。也正是由於谷歌提供系統,各個手機廠商自行搭配軟硬體除錯,所以當時的安卓各種卡頓吃硬體,於是刷機應運而生。近幾年才接觸到安卓手機的朋友可能不太瞭解什麼是刷機,安卓系統有一個root許可權,當你取得這個許可權後理論上你就可以對這個系統做任何更改。
刷機介面
於是乎當時各大刷機論壇和大神如雨後春筍湧現出來,各種刷機教程和大神製作的號稱“流暢,精簡”的刷機包在論壇裡飛來飛去,後面又出現了可以一鍵刷機的軟體,如刷機精靈,蘑菇雲,青椒刷機助手等,似乎一夜之間人人都可以刷機了……在這樣的背景下,2007年剛剛辭去金山CEO職務的雷軍在經過3年的沉寂後,創辦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
雷軍在金山工作了15年之久
雷軍2010年創立了小米科技
小米科技成立之初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手機門外漢,只擁有14名員工,在一起喝完小米粥後決定起名叫“小米”。這14個人中只有一名女性叫管穎智,她將父母準備的嫁妝錢都拿出來給了小米,這似乎象徵著這群理想主義者破釜沉舟的勇氣,還有在壁壘森嚴的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的唐吉坷德式的決絕。不過只有決心肯定是不夠的,針對當時市場上安卓手機系統卡頓,宕機,不流暢,臃腫,功能陳舊等現狀,小米決定先做軟體,集中全部力量做MIUI系統,建立MIUI論壇,並且招募100位夢想的贊助商內測刷入MIUI系統。
100位夢想贊助商
也許是MIUI太優秀了,也許是天下苦安卓久已,MIUI很快在刷機市場走紅。其針對國內使用者做了很多改進,比如率先取消了安卓系統的二級選單,在隨後的幾年裡這項設計被其他定製ROM廠商所跟進並沿用至今。又比如擬物化重新設計雕琢了每一個系統圖標,這在土裡土氣的安卓大軍裡像一股清流。一時間,各大論壇瘋狂轉載MIUI刷機包,即使小米還沒有適配的機型,也有大神提取了MIUI的精髓加以適配。
初代MIUI介面
MIUI的成功讓小米有底氣進一步的發展,而國際品牌手機的高價低質也讓雷軍感到機會來了。那時候的HTC,三星等國際大牌手機動輒四五千元,而當時主攻運營商定製機的中華酷聯們雖然售價親民,紛紛推出了千元機型,卻都是些採用了比如高通MSM7625這種主頻僅有528MHz的處理器,記憶體組合也基本是512MB+256MB,攝像頭更是隻有320萬畫素且基本不支援自動對焦,並且這些手機系統掛滿了運營商全家桶,基本不會再有系統更新,市場似乎是在呼喚著這麼一個攪局者的出現。
時間來到了2011年,MIUI已成燎原之勢,誰被MIUI適配誰就能成為廣大網友心中的神機,那小米為什麼不自己做一部手機呢。2011年8月小米釋出了小米科技第一款手機小米M1,其搭載了最新的高通1.5GHz雙核處理器,解析度480x854的夏普4寸液晶屏,iPhone供應商臺灣TPK生產的電容式觸控組,執行記憶體1G,機身容量4G,採用了具有自動對焦功能的800萬畫素後置攝像頭,並且出廠即搭載安卓MIUI雙系統,想體驗原生安卓還是MIUI系統,重啟即可自行選擇。這樣一款在當時看來配置奇高的手機,那麼他的售價是多少呢?
僅售1999元
這裡還有一則趣事,雷軍等眾高管因沒有做過手機,不懂行,原先打算做售價1499的,結果做著做著發現成本控制不住,最後的成本高達2000元了,沒辦法售價提了500元到1999元,也算是貼著成本銷售了,後面幾代數字系列一直維持1999的定價直到紅米旗艦的出現,當然這是後話了。
小米手機1代
張曉涵這個名字也被大家所熟知
小米首創彩色電池
牛皮紙盒包裝,上面印滿硬體名稱,極具發燒意味
小米M1也不是沒有缺點,作為小米的處女之作,它的厚度達到了11.9mm,沒有配備前置攝像頭,而外放喇叭孔設定在了手機背面,當你想要放在桌面播放一些歌曲的時候,它的音響效果可能並不令你滿意。然而這一切在硬體配置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計了,看看下圖這滿滿的發燒配置:
僅中國首款雙核1.5GHz處理器手機就足夠發燒了
正是因為這強悍的配置,厚道的價格,再加上人性化的MIUI軟體支撐,小米M1在當年10月份就達成了790萬臺的銷售業績,混跡各大論壇的發燒友以搶到一臺小米M1為榮,但他們通常看到的是下面的介面:
已售罄
2012年8月,在搶了一年的小米M1後,終於又迎來了一個令人心動的選手——小米手機2。小米手機2採用了4.3英寸342ppi觸控式螢幕,處理器採用了高通Krait微架構的1.5GHz四核心S4處理器,2Gram+16Grom組合,新一代背照式800萬畫素後置攝像頭和200萬畫素前置攝像頭。其高達342ppi的解析度據稱已超越蘋果的Retina視網膜螢幕。
28奈米全球首發,發燒級四核手機
同時代的三星Galaxy S Ⅲ(i9300)處理器是Exynos 4412還是32nm工藝,雖然也是四核處理器,主頻卻只有1.4GHz,國行版本的ram僅有1G,螢幕ppi也只有306不敵小米2的342ppi。而三星Galaxy S Ⅲ的售價卻高達4288元!這是小米手機2定價的2倍多,國際大廠自然不肯放下身段和初出茅廬的小米近身肉搏,這就給小米迅速成長的機會,2013年9月5日釋出會上小米官方宣佈小米2全系列銷售突破1000萬臺。
你能看出來哪一部是三星S3嗎
大家都知道小米4是“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其實早在小米2時代,小米就開始了對於工藝/做工的追求。
邊框控制已有大廠風範
小米手機2的三維是126*62*10.2mm,重量是145克,圓潤的聚碳酸酯後殼,手感不錯。採用4.3英寸的夏普和JDI生產的ppi高達342ppi(iphone4s是326ppi)ips螢幕,肉眼無法分辨其中的畫素點,也可以稱之為視網膜螢幕了,觀感細膩。而小米2的3.9mm超窄邊框也優於同時期的HTC One X和Galaxy S3,並且採用的鋁鎂合金一次成型框架,再加上16:9的螢幕比例,機身總寬僅有62mm,無論是拿在手裡還是揣在兜裡都毫無負擔。
還貼心設計了手機掛繩口
為發燒而生
鏡頭貼著貼紙
開機
進入引導介面
經典的miui桌面
小米手機2也並不是全無缺點,其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在於貨源的緊缺,當時小米主要銷售渠道還是在小米官網,而開閘放水式的搶購使得黃牛當道,很多想買的人卻買不到,官方售價1999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基本要加三百到五百元的價才能拿到,這有點類似於今天的搶茅臺,因此網友們戲稱雷軍“雷猴”。還有就是由於採用了342ppi的視網膜螢幕,最新的1.5GHz四核處理器,而電池只有區區2000毫安,系統最佳化還不夠徹底,所以實際使用中續航時間短,發熱嚴重。這也應了那句小米最初的口號——為發燒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