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萬年前,人類學會了直立行走和製造工具,從而從動物界中分離出來,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不斷推動人類前進的步伐,並最終使人類站到了地球生物鏈的最頂端。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科技也是如此。科技既能透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於人類,同時也可能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消極的後果,甚至是危害。
科技可以造福人類,也可能毀掉人類。比如“核彈”,二戰時期美國投放到的日本長崎、廣島的“胖子”和“小男孩”,雖然造成了二十多萬人的死亡,但是卻遏制戰爭結束了二戰,避免了更多人的死亡。
再比如現在的許多領域都在使用的機械人,機器人可以去環境惡劣的地方代替人的工作;但是機器人也可以被用來殺人,比如利用無人機轟炸他國的重要目標。
2020年,美軍就是使用MQ-9“死神”無人機,執行了“斬首”行動,炸死了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引發國際社會激烈反應。
所以說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一定要加以規範合理使用高科技產品。
科技的發展也一直在改變著人類的消費模式。
在遠古時期人們普遍採取以物易物的購物方式,也就是用自己手裡富餘的東西從別人那裡換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在《詩經·衛風·氓》中有這樣的描述:“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這首上古民謠的意思是,一個憨厚農家小夥,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換絲是假,他真正的目是想勾搭賣絲的女子。年輕人連談個戀愛,都用上了物物交換的套路,可見當時的物物交換已經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經濟現象!
後來人們的剩餘產品越來越多,以物易物因為物品價值難以衡量,逐漸出現了中間物也就是貨幣。早期的貨幣都是金屬材質的,銅錢、銀幣、金幣。
金屬錢幣在人類貿易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卻有一個非常嚴重缺陷,就是重量大不方便攜帶流通。
一千多年前,我國宋代開始使用紙質錢幣“交子”。到了元代,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後,發現了元代使用的紙幣,此後歐洲人才瞭解了紙幣並開始廣泛使用。
美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說:“最早的歐洲紙幣是受中國的影響,在1661年由瑞典發行。“而今我國北宋時代的“交子”鈔版被日本收藏。
當下,科技的發展使得智慧手機和網際網路更得到普及,並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電子支付更是因為其方便快捷的支付形式,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相信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養成了出門不帶 錢包的習慣了,可以說只要隨身攜帶一部手機,吃飯、購物、娛樂、旅行,都可以搞定。
掃碼支付、小額免密支付、指紋支付,現在又出現了貌似最安全的刷臉支付,電子支付讓我們充分享受到了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電子支付在帶給我們便利的時候,電子支付也暴露出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近日,日本東京一家店鋪推出了高模擬的人臉面具售賣,售價約合6200元人民幣。店主稱他從普通人那裡購買其肖像權,然後透過 透過3D列印技術,1:1比例真實還原製作出的人臉面具。
運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的面具,不僅人的五官惟妙惟肖,甚至臉上任何細微的瑕疵包括毛孔,都和真人一模一樣。面對如此高模擬的人臉面具,引發人們對於刷臉支付的擔憂。
這樣高模擬的人臉面具,面對面的人眼都可以騙過,何況手機、銀行的”電子眼“呢?如果我們的臉孔被不法分子利用,那麼我們手機裡,銀行卡里的錢還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