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華為全聯接大會和阿里雲棲大會先後在上海和杭州舉辦。
兩家公司作為目前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資訊科技企業,在展會中釋出了自己最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同時,他們也描繪了各自心目中對未來世界的構想,勾畫了自己對未來方向的佈局。
如果你關注或現場參加了這兩場展會,就一定會發現,它們之間存在極大的相似之處。不管是硬體產品,還是軟體平臺或解決方案,都很相像。似乎能感受到,兩家公司之間正在暗中進行隔空角力。
華為和阿里,原本是兩家不同賽道的公司。一家是做通訊裝置起家,賣產品和方案給運營商的。另一家是做電商起家,給買家賣家提供服務平臺的。兩家公司有著完全不同的起點,完全不同的背景,也有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本兩對完全平行的鐵軌開始逐漸走向匯合,兩家公司從“井水不犯河水”走向了“正面硬剛”。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兩家巨頭成為對手?什麼樣的香饃饃,會讓他們同時盯上?
其實,從兩家公司反覆提及的展會關鍵詞就可以看出來——AI、晶片、算力、雲端計算、大資料、開源。
對於華為來說,雖然公司是做通訊起家,但這個行業已經嚴重限制了它的發展。因為通訊的基礎理論遲遲無法得到突破,通訊的創新潛力和價值在大幅下降,通訊的同質化競爭在加劇,利潤也在大幅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華為做到了世界通訊的No.1,如果繼續守成,那很可能就是死路一條。
對於阿里來說,雖然最開始起家是靠電商,但作為網際網路公司,他們一直在利用雲端計算、大資料技術支撐自己的主營業務,滿足海量使用者的訪問需求,他們也最先看到這些技術的廣闊應用前景和商業價值。所以,他們一直在持續加大這些研究領域的投入。
從表面上來看,華為是侵入者,而阿里是防禦者。但事實上,傳統通訊的走弱是必然趨勢,通訊架構的IT化也是趨勢。華為更多是在自保。如果華為不反客為主,提前佈局,那麼,遲早是被IT所吞沒。華為選擇主動擁抱變化,無疑是正確的。
在華為看來,今後的科技,其實說白了就是做兩件事——連線和計算。
連線(也就是通訊)很重要,但是重要並不代表有價值。未來真正有價值的,是計算。決定一家公司發展前景和市場地位的,也是計算。
為什麼計算如此重要?因為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是生產力。生產力需求,是人類最大的需求。只有不斷提升生產力,才能創造利潤,創造價值,才能讓日益增長的人口數量不至於耗盡地球上所有的資源。
目前可見的最大生產力,就是AI人工智慧。讓計算機完成之前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工作,並將效率進行指數級翻倍,這就是生產力未來的發展方向。
按照阿里的說法,他們現在所有的業務,全部都在使用AI人工智慧。淘寶客服是人工智慧,雙十一文案和設計是人工智慧,物流配送也是人工智慧,支付寶和其它金融科技產品更不用說了,全部都引入了人工智慧。也許目前AI帶來的提升並不明顯,但他們篤定,未來AI貢獻的價值一定會越來越大。
決定一家公司AI實力的,就是算力。而算力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硬體(晶片)和軟體(演算法、架構)。
晶片是AI算力的基石。(來自阿里雲棲大會)
人工智慧的計算和傳統計算有很大的不同。傳統的計算,是公式化的計算。由設計者提供固定的公式和計算邏輯,讓計算機去做計算。而人工智慧的計算,沒有固定的公式,計算機需要自己學習,自己訓練。這就給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華為在全聯接大會大張旗鼓地推出AI處理器昇騰910,還有以Atlas 900 AI訓練叢集為代表的一系列AI算力,阿里在雲棲大會重磅釋出AI晶片含光800,其實就是在展示自己的強悍算力,進而宣示自己在AI能力上的領先優勢,以及未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算力,智慧世界的源動力。(來自華為全聯接大會)
除了硬體算力之外,全聯接大會和雲棲大會所展現的軟體上的成果,意義和價值也非常深遠。
從作業系統,到資料庫、中介軟體,再到軟體開發平臺,華為和阿里都顯示了自己的不俗實力。這些都是多年持續投入的回報。
硬體+軟體,佈局整個生態(華為)
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是AI的基礎,也是華為和阿里的重點發力方向。
雲端計算是獲取AI能力的一種方式。
雖然現在單體硬體的算力猛增,導致終端運算和邊緣運算成為了可能,也形成了商業機會。但云計算仍然是大部分AI應用場景的實現形式,將來大部分AI算力,還將通過雲端計算獲取。
大資料就更不用說了,沒有資料餵給AI,談什麼深度學習和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連線這邊將會輸送更多形式複雜、內容多樣的非結構化資料給大資料平臺。有沒有足夠好的資料管理技術,有沒有更高效的資料呼叫能力,也直接影響了AI的運用效果。
既然說到了物聯網,我們這裡要專門說一下5G。
不管是阿里還是華為,在展會上都極少提到5G。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會這樣?5G不是熱點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對於兩家公司來說,他們都很清楚,5G就是一個連線技術。雖然它的技術指標引數有所提升,但終歸還是物聯網的一個分支,“萬物互聯”的一個選項。它的應用場景比較有限,況且因為基礎理論的原因,天生就有缺陷(覆蓋能力),更別說它背後還有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代價。
說白了,華為和阿里應該已經看清了,5G的價值並不是沒有,但它需要漫長的發展週期。5G的意義,遠不如人工智慧。對阿里和華為來說,人工智慧一定是未來,一定有價值,值得All in。
5G是“術”,而非“道”。
除了雲端計算和大資料之外,阿里和華為不約而同地強調了生態的重要性。
在未來,決定你在行業話語權的,不是你一家公司的技術能力,而是你整個“派系”的能力。單打獨鬥肯定是死路一條,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派系,才能萬古長青。
兩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底層和平臺,相當於是土壤。但只擁有土壤是不行的,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土地枝繁葉茂,他們砸重金扶持生態夥伴,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開源,也成了他們做大生態圈的方式之一。
華為將作業系統和資料庫開源
拉幫結派之後,行業的勢力格局就會基本確立。雙方的競爭態勢,也會基本形成。
既然華為和阿里的戰鬥已經打響,那麼後面的戰局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呢?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
華為的傳統優勢是2B(to Business,面向企業)。它成立的時間差不多是阿里的兩倍。它做了那麼多年的運營商生意,非常懂得如何和大企業使用者及政府使用者打交道。
而阿里的優勢是2C(to Consumer,面向消費者)。作為靠電商起家的網際網路企業,它擅長做使用者體驗最好的產品,懂得如何服務好C端使用者和小微企業使用者。
華為一直沒有2C的基因,所以2C消費電子業務一直都是華為的軟肋。但是,這一局面近年來被餘承東和他的手機業務打破。
餘大嘴革了自己的命,放下身段,虛心學習小米和藍廠綠廠,努力讓自己像個網際網路人。結果他還真的做到了。
藉助自身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營銷能力,加上華為母公司強大的資金支援,他帶領華為手機業務殺出重圍,大獲成功,成了整個華為集團不可或缺的一個業務版塊。
貢獻業績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華為手機讓更多C端消費者認識和接受了華為品牌。這給華為抵禦美國打壓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幫助。
而華為的雲端計算業務,吃虧就吃虧在早期的搖擺不定。因為害怕引起運營商的抗議和反彈,華為遲遲未能進入雲端計算市場。後來華為一看苗頭不對,決定全面進軍雲端計算,但還是遲了。
時間差直接導致了華為雲和阿里雲之間的市場份額差距,目前只能是奮力追趕。
再看看阿里這邊。
阿里其實最開始是不打B端和G端(government,政府)的。這家浙江公司的早期基因,就是幫助中小微企業,做小生意小買賣。後來業務越做越大,產品也越做越多,才搞起了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的生意。
尤其是阿里開始搞了雲之後,和B、G打交道就變得更加不可避免了。
阿里擁有中國最有天賦和激情的年輕人,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也擁有雄厚的資金基礎,能夠把產品做到極致。但是,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市場套路。在B和G方面,阿里真的是有點“水土不服”。
說起來阿里也確實是一家很像美國矽谷科技公司的中國公司。文化非常像,行為非常像,價值觀也非常像。對阿里來說,黑色的不碰,灰色的能不碰也儘量不碰,原則性很強。這樣的風格,在中國做B端和G端的生意,真的是有點不可想象。好在是自己確實產品厲害,平臺也足夠硬氣,不然真的很難活下去。
雖然阿里的風格和國內市場格格不入,但讓自己更容易被國外文化所接受。
一方面,阿里容易被海歸人才接受。阿里很多管理層和專家,尤其是達摩院裡的大佬,都是海外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他們不缺錢,腦子裡都是想著改變世界,讓他們接受華為的狼性文化和奮鬥者文化,那還不如讓他們去死。相比來說,他們更容易接受阿里的“文青文化”、“矽谷文化”、“馬雲文化”,喝著酒,泡著吧,唱著搖滾,就把程式碼給寫了,這才是真正的“工程師”嘛。
另一方面,阿里也容易被海外資本市場接受。阿里是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很多經營上的東西都是開放的,也遵循上市公司的運作規則,美國人比較認可,也不太容易針對你。而華為沒有上市,對美國人來說,就會更容易心存戒備。
不僅是海歸專家和投資人,中國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也普遍認可阿里的網際網路公司文化。
阿里的雲棲大會,不說和華為全聯接大會(面向政企)比,就算和華為開發者大會(面向開發者)比,參觀的年輕人也明顯多了很多。
雲棲大會的會場,擠滿了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感覺更像是來朝聖的。就算馬雲不在,他們也來找阿里的技術大佬朝聖。在他們心裡,這些神級大佬就是自己的精神領袖。他們就是喜歡阿里,喜歡網際網路公司的範兒。這裡的文化氣息和價值觀,就是他(她)們所認可的,也是嚮往的。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從這個角度來說,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阿里,在競爭力上要強於華為。華為以豐富的物質回報,籠絡了通訊行業最優秀的人才,但是在阿里面前,在網際網路企業面前,物質回報的優勢並不明顯。
不管華為的基礎研究能力實際上是要強於阿里的,華為的市場能力和執行力也明顯強於阿里。在現在這個時代,你很難說到底是個人自由主義能獲勝,還是集體精神和領導意志能獲勝。兩者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
不管怎麼說,兩家公司的全面競爭已經開始。究竟鹿死誰手,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對小棗君來說,這兩家公司都是我很喜歡甚至嚮往的優秀企業,也是我們國家科技力量的傑出代表,是中國的驕傲。
如果中國能有更多像他們一樣的科技企業,那麼中國的未來一定充滿了希望。世界科技的主動權,也會牢牢掌握在我們中國人的手上。